一○八章 时危思良将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八章 时危思良将 (2 / 4)
        高旭**十七日回到崇明中枢之后,目光仍然一直注视着江南的战事。

        吴淞之战所带来的激励,直接的结果之一,就是大大增加了苏松地区民众反抗剃发令的信心。在嘉定、昆山、太仓等地,数以万计的乡兵重新集结起来,追随着同盟军铁一镇的脚步,蜂拥到苏州城下。除了各地乡兵之外,孙兆奎回到太湖,带着数千太湖义军上岸之后与铁一镇会师,成为攻打苏州的力量之一。

        到了十月十八日,在苏州城下,以聚集以徐玉扬铁一镇为核心,孙兆奎的太湖义军次之,各地乡兵义民所组成将近十数万的人马。在众志成城之下,苏州城内的清军惶惶不可终日。

        汹涌的形势虽然鼓舞人心,但高旭却没有盲目地乐观。

        对于乡兵义民的战斗力,高旭有清醒的认识。当日在嘉定地区,也曾经云集十万余乡兵,但当时面对的只是李成栋的数千绿营清军,仍然是一击而溃的结局。没有训练,光凭着血勇之气,不足成事,就算像旭卫镇这样短时内经过刻苦训练的正规军,一旦与满清的职业军士进行肉搏,仍然不堪一击。

        蚁群虽多,并不是真的能咬死象。

        除非这些蚁群得到组织,训练,武装,但这需要时间。

        高旭最缺的就是时间。

        “这是李元胤的第三封密信,只要得到你的回信,他就举事。”

        十月十八日下午,在同盟会总部办公的高旭接过邬含蓄手里递过来的密信,看罢,默默地深思着。

        邬含蓄望着高旭的紧皱着的眉头,道:“少爷,现在苏州城内只有李率泰的数百汉旗兵,阿哈的百余满清兵,尼堪又是伤残,清军士气低落,守兵空虚,其中以李元胤部的人马最多,控制了娄、葑两个城门,只要他一举事,里应外合,苏州旦夕即下。”

        “然后呢?”高旭抬着头,望着挂在墙上的**上的苏州城,道:“苏州有六个城门,城内有五十万人口,光复苏州不难,难的是如何守住苏州?”

        高旭指着地图,又道:“而且,我们也不仅仅是守住苏州,还有松江的嘉定、青浦、华亭、等地。而吴淞一战,旭卫镇只余三成战力,急需休整,就算兵员能从预备营中马上得到补充到三千人,但自生火铳只有一千支,高氏工坊不能像变戏法一样一下子变出二千支自生火铳来,这起码虽然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邬含蓄道:“苏州是江南重镇,一旦光复,我们就坐拥苏州、松江这两个天下最富膏的府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