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章 决战吴淞 九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五章 决战吴淞 九 (1 / 4)
        立在吴淞城头之上,陈子龙、孙兆奎这俩个足以代表江南士林的名士,鸦雀无声地观望着城外鲜血淋漓的战场。^http://om^(请记住我们的疯'狂'看小说手打)

        陈子龙已年届四旬,他崇祯十年进士出身,曾任绍兴推官,论官阶虽然不高,但他为人颇具节气,身处明末动荡之期,对于天下大势之趋变,仍然心怀救国之志。今年满清南渡以来,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各地望风而降,他则是奔赴太湖义军,以图反清复明大业。

        但历经数月,那些由太湖水匪所组成的义军,军纪废弛,所行之事仅是以反清之名,剽掠乡里。这使得陈子龙日益绝望。后来收到弟子夏完淳的书信,再加上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的同盟会在江南的发展如火如荼,随之同盟军也横空出世般地崛起,这使得救国无望的陈子龙又升起几份想念。

        经过屡屡失望的陈子龙对于以崇明为根基的同盟军仍然保留意见。

        太湖的白头军出身湖匪,崇明的同盟军则是出身海盗。

        以陈子龙看来,这些时势所造就的草根匪盗为主体的反清队伍,在本质上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陈子龙的看法,代表了整个江南士林的观感。

        尽管大明朱氏已尼丧尽民心,但像陈子龙这样的正统文人,还是期望福建隆武政权的大明军队,挥军北上,光复中原。

        但陈子龙并不是那种迂腐的文人,在学问上他历来提倡经世实用之学,这也表明他有一双务实的眼睛。各种途径的消息都告诉他,想指望被福建郑氏挟持自重的隆武有所作为,那比指望母猪上树还困难。

        幸好,自从来到崇明之后,陈子龙所见所闻,皆是耳目一新。那高旭虽然特立独行,但所行之事,皆是救亡之路。当陈子龙作为高旭的幕僚,参加了同盟军从十月初发起的光复松江的战役之后,每一个胜利,都坚定了陈子龙对同盟军的信心。

        而今日,却是把陈子龙的信心推到了至高点。

        当一旁的孙兆奎看着高旭在尼堪的屠刀上生死一线地挣扎着,不由皱着眉,转头对陈子龙道:“刚在那高旭已退到城门,为何不退到城内,避其锋刃?“

        “退?”陈子龙的目光一边紧张地追随着高旭奋战的身影,一边答道:“现在只要不想卖身投鞑,谁还有退路?如果今日这高旭临危之际,退回城内,我对此人的期望倒要打个折扣。君昌,你想想,今日他要是退回城内,难保将来有一日,要是再遇危机,他会不会弃天下人于不顾,凭着水路之利而退隐海外?……但今日,他告诉我们,告诉江南的士民,告诉天下人,他宁死不退啊!”

        陈子龙长叹一声,又对孙兆奎道:“君昌,论海盗之出身,论曾经投鞑之过,论昔日少年荒唐之径,此人虽然白璧微瑕,但英雄不问出处,王侯将相本无种,浪子回头金不换,以同盟会党社之文治,以同盟军威势之武功,今日此人又临危无惧,其智,其勇,实乃我平生所未见。……君昌,无需再犹豫了,就在刚才,我已定下追随之念,你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