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六章 江南联合商会 (3 / 3)
∶∶∶∶∶∶
离开了大会堂,高旭又去了广场北侧的正在建造中的同盟会总部视察了一下进度。因为将来同盟会将下设五司,对于同盟会总部的规划,高旭则是犹如五角大楼一般设计布局。
回到高老庄,高旭又要参加同盟公塾九月一日的开学典礼。
对于时人来说,私塾是再熟悉不过了,但高旭所创建的这所学堂,突出的就是一个“公”字。这意味着同盟公塾是一所开放性的、面向社会各阶层的公立学校。当然,暂时来说,只是面对高老庄内的适龄儿童。
在高旭的计划中,同盟公塾将来是同盟会宣政司的下属单位,其中的支出全部由同盟会的财政负责。现在来说,这也只是个概要的设想,毕竟同盟会下设五司,仍然只存在于高旭的立会计划书中,并没有明文规定下来。而且对于同盟会的各级组织机构,高旭抱着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思在实践着。
同盟公塾不同于时下所有的私塾以及朝廷的太学,它的办学宗旨就是顾炎武的实学、明道、济世,并不是培养那些只死读书填八股的书呆子,甚至已完全废除了八股文,以培养顾炎武所追求的能“博学于文”、“明道救世”的学子为主,将来所期望的能力是能解决“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
无论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如何激进而富有实践性,但毕竟有他的时代局限性。但作为穿越者,高旭用后世义务教育制来完善顾炎武的办学目的,伯乐与千里马两者的通力协作之下,让时人瞠目结舌的同盟公塾开学了。
同盟公塾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大约由八岁到十三岁之间,绝大多数是同盟军的烈士之后,其中还包括盛蕴贞专门的女学区。至于课程,除了语文之外,又增加物理、数学、思想政治、体育之类,其中的课本大部分是高旭亲自参与编撰的。这种教育改革对当时来说,可谓是开天辟地性的。
这段时间,顾炎武不光在忙碌同盟公塾的开学,他也在高旭的要求下,开办同盟会的会报《中华报》,用以宣传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纲举目张。
当高旭马不停蹄地忙到中午,才有功夫去探望刚刚从澳门回来的高氏船队。
对于海上贸易那惊人的利润暂时不提,让高旭大喜的是赵明月从澳门葡萄牙人购买来的三千支西式燧发枪,以及十数门配有着炮车的轻型野战炮。这样,高旭就可以再换将三个全燧发枪火枪营,再加上徐鸿的旭卫营,可以组成一个全火器镇级单位。
另外,让高旭哑然的是,这次赵明月收获不浅,她竟然寻到了那个弃女回国的葡萄牙母亲的消息,并在澳门巧遇到那个奉着母命来东方寻亲的同母异父的葡萄牙哥哥西芒·路易斯。G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