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章 崇明侯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六章 崇明侯 (4 / 5)
        朱聿键倒想自己去绍兴,顺便可以脱离郑芝龙的掌握。但理智告诉他,一是浙东形势未明,二是郑芝龙肯定不会放他走。

        只要隆武朱聿键在福建,郑芝龙就能挟制朝廷,号令天下,这样的好事刚刚开锣,他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放手的。

        黄道周这样的重臣出行,朱聿键是很担心他的安全,浙东局势未明,杭州又在清军的掌控之下,绍兴处在抗清战线的最前方,万一黄道周有个三长二短,对朱聿键来说,这可是无法承受的损失。

        于是,朱聿键一天之内,勉强拼凑了二千多士卒,又从郑芝龙手里求爷爷告奶奶一般筹得数十只战船,作为黄道周北上绍兴的护卫力量。对于黄道周来说,历史从这里开始走上了叉路。按照历史,隆武帝锐意恢复,郑芝龙却拥兵自重,挟制朝廷,无意进取,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黄道周不胜愤慨,于七月底自告奋勇督兵出福建,联络江西,援救徽州、衢州一带的义军,设法为隆武朝廷打开局面,然后,次年兵败被俘杀。

        但现在,隆武的继统地位受到挑战,黄道周只得北上绍兴,赶在七月十八日鲁王监国之前处理这次危机。

        就在黄道周准备出征的时候,曾经担任过浙江舟山参将的福建莆田人黄斌卿向隆武毛遂自荐,说要随黄道周北上舟山,进言道:“舟山为海外巨镇,番舶往来,饶鱼盐之利。西连越郡、北绰长江,此乃进取之地。”

        在去年弘光当政的时候,黄斌卿从浙江带兵北上勤王,后来驻防安庆,立有战功,却突然被任命为“挂征蛮将军印,镇广西”,交出军队,去偏僻之地当个空头官。黄斌卿一气之下回到福建老家。如果隆武政权在福建初立,百废待举,黄斌卿又有出仕之心。

        朱聿键自然大喜,封黄斌卿为肃虏伯,赐剑印,命他率兵屯舟山,为黄道周的绍兴之行壮大声势。

        而恰好黄道周与黄斌卿有故。黄道周出生于福建东山岛,小时曾在岛中石室读书。他进士及弟,在京为官,敢与崇祯叫板,争辩是非,名气极大。他曾被罢官削籍回老家福建东山岛,而当时黄斌卿恰好任东山岛铜山水寨把总。俩人由此时开始相识。

        与隆武、黄道周忙得人仰马翻的情形不同,郑芝龙却是安如泰山。他只想守着福建这一亩三分地,割据福建,那个鲁王要在绍兴监国,山高水远的,郑芝龙却不以为然。至于首席大学士黄道周离开福建,郑芝龙是很高兴的。这意味着隆武朱聿键更加势单力孤,他更加方便挟制隆武朝廷。

        七月十八日,以黄道周、黄斌卿为首的三千人马开到绍兴时,为了立与不立鲁王为监国而争吵不已的浙东官绅终于沉默了。

        作为文臣,黄道周的份量的确不轻,威望极高;而作为原任舟山总兵,黄斌卿轻易地再次控制了舟山,成为隆武威摄浙东的海外力量。

        黄道周一到绍兴后,等局势略稳,隆武朱聿键就开始在浙东大肆封官,拉拢人心,比如任命张国维、朱大典等几个浙东知名的官绅为东阁大学士,进封总兵方国安为镇东侯,王之仁为武宁侯,郑遵谦为义兴伯。这些官职、爵位本来都已定好了,只要鲁王登上监国大位,就立马封赏。如今既然隆武来封,本质都一样,大伙儿自然笑纳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