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章 无发者难民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七章 无发者难民 (2 / 4)
        阎小玉在身后缓缓地说道。这才是阎应元醒来时所说的话。

        高旭顿了顿身,没有回头,只是轻声说道:“谢谢。”

        然后高旭沉重地走了厢房。

        出门时,那6楷正赶巧向厢房走来,见到高旭,便笑着揖礼。高旭也是勉强地笑笑,道:“6兄请放心,阎大人已经脱离危险,只要静休数日,必定醒来,一月之内,也必定安康。只是你夫人挂念父亲的病情,正在悲切之中,望你尽量安慰一下。”

        6楷又揖礼道:“那是,那是。多谢高兄,多谢高兄。”说罢,他担心地从门窗看了一眼房内,只见自己娘子落寞地坐在丈人的病床前愣愣出神,便急急地走了进去。高旭看着6楷焦虑的样子,暗想这个书生倒是个实在人。

        从窗外望进,只见那阎小玉缓缓地扑在夫婿的怀里,任那6楷如何安慰,在大局与私恨之间,阎小玉痛苦其中,难以自持,更也无法止住自己的清泪如雨而下。一个女人任她如何坚强,也需要一个男人的怀抱。只是6楷一介书生,为人单纯之极,想那阎小玉满腹的愤恨与苦奈也不会向他倾诉,因为就算说了也是无济于事。

        高旭在窗外看着这对乱世之中的夫妻,默默地说了声对不起,也默默地祝福了一句,然后默默地走开。

        来到明伦堂,高旭听到孔庙外有一片揪心的哭声,不由好奇地走了过去。

        只见有十几个留着金钱鼠尾式满清型的乡民被众人们压倒在庙前,一些耆老大声地咒骂着,训示着。有十几个衙役正举着鬼头刀,正要行刑砍头。一旁有一大堆妇孺嚎啕着,哀求刀下留情。这些妇孺想必是剃乡民的妻儿老小。

        高旭见状不由快步走到近前,沉声喝道:“刀下留人!”

        如今的高旭在江阴城内的威望日深,而且刚刚决定营救五千江阴孩童出城的计划马上传遍了全城,人们对他的临场倒不敢无视。恰好许用也在旁观,高旭便问道:“许兄,这是怎么回事?”

        许用道:“刚刚有一批乡亲被一小股鞑子追赶到城下,大肆围杀。冲锋营出城杀退了那小股鞑子,把那些乡亲救进城来。只是其中有好些是剃了蓄了辫的,众人怕有奸细入城,无的皆要斩了。”

        如今在城外,已有不少乡民在清兵的屠刀下为了活命只得剃了,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在这个明末清初时期,清兵奉行的是留不留头的暴行,如果义军针锋相对地用剃不留头的话,将会把那些迫于形势已经剃的民众推向清朝一方。历史上后来形势的展却越来越往这两种极端展。反清事业如果以有和无来区别敌我的话,将会走入死胡同。

        比如一个村镇,清兵来了,留的杀。于是为了活命,村民们只得剃了。接着那些反清义军或者是南明军队来了,见到无的,就以鞑子对待,还是杀。于是,不管有还是无,村民都是死的命。这就是当时的形势。但清军毕竟占了大势,剃比留的多。到了后来,展到已经被迫剃的大明遗民为了活命帮助清兵来对抗南明义军。郑成功北伐南京就是一个例子。当时南京城内守城的都是汉人,真正的八旗兵才不足五百人而已。结局是郑成功一败涂地。从这点来说,多尔衮的剃令经过开始的剧烈反弹之后,以后的汉民满化实在是高瞻远瞩之举。

        所以,高旭绝不能让这个以有无区别敌我的下策向极端化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