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六十一章 远方的消息 (3 / 4)
“嗯……”杨改革笑着点点头。然后又根据急报上说的地点在沙盘上寻找着位置。
“陛下,臣想到为什么东虏一定要向西了,而不是和我大明死拼了……”袁崇焕好像想到了什么,立刻恍然大悟的说到。
“哦,卿家想到了什么?”杨改革问道。
“陛下,自然是和西域的情势有关,陛下难道忘了,东虏也是信奉黄教的,黄教可是为东虏劝说了不少蒙古部落加入东虏的,可是为东虏的崛起出了不少力的,黄教对东虏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而黄教在青海,乌斯藏,甚至西域都有不少的信奉者,他们之间实际还是有联系的,想那黄教中人少不得还会在其中牵线搭桥,臣以为,东虏之所以不和我大明死战,而是西遁,只怕也是想寻一个可以修养生息的地方,……再鉴于黄教和红教等教派的冲突,臣更是敢断言,东虏定是在嘉峪关以西找到了可以休养生息的地方了,如今西进,除了难以生存,只怕更是在筹谋这个……”袁崇焕高兴的说道。
杨改革点点头。杨改革现在其实已经并不在意黄台吉的想法,也不太在意黄教或者红教的想法,如今的局势已成,杨改革并不害怕他们还能翻天。事态在按照自己预定的走。更让杨改革有恃无恐的,其实还是明朝内部的变革,变革已经在“轰轰烈烈”和“不声不响”之间进行了,布局那是比拼决策者的智力,但一旦明朝进入变革,进入了工业化,那就不需要有多么高的智力去比拼了,那就是完全的实力碾压。
当然,决策者的智力不能太弱智。
“豁然开朗,豁然开朗啊……,陛下,若是将今日这个消息和东虏的事结合起来看,则是一目了然啊!”韩爌也说道。
“是啊!陛下,从乌斯藏来僧求援来看,嘉峪关以外的地面上,从蒙古到乌斯藏,到西域,只怕也是战火连连,不比我大明太平多少,这黄红等教派的争斗,只怕已经到了最激烈的时候了,这东虏一味的西进,只怕也和这个有关……,陛下,若是这黄教在这次争斗中胜出,只怕这东虏就会有一大块可以修养生息的地盘,……这黄台吉确实也是个厉害的角色,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毕自严说道。
“是啊!陛下,如今几方面的情况结合,事情已经很清楚了……,陛下,须得提防东虏西窜,须得提防黄教在争斗中获胜,若是那般,这东虏必定是要死灰复燃的,不彻底的除去东虏,日后定是个祸害……”韩爌也跟着说道,如今的情形,貌似已经很清晰了,涉及到了边墙之外,广大西域等地盘上的各种势力的争斗。
杨改革微微的笑了笑,总算是让大明朝的精英们看到了明朝以外的世界,这思维也终于站在了更高的高度上了,这是一个好现象,如今能把目光看到西域,那日后,把目光看到南海,看到澳大利亚,看到太平洋,也就不足为奇了。
“几位卿家都说得不错,如今情形已经比较明显了,那诸位卿家看,我大明如今该如何办呢?”杨改革微笑着问道。到如今,杨改革算是稍稍松了口气,自己耗费了那么大的力气,让关外的精锐悬而不打,仅仅是压制和蚕食黄台吉,现在终于是得到了众人的理解了。
杨改革倒是老早就知道这些东西的,所以,一直就不愿意把后金立刻打死,而是将后金往西逼,一来是为了顺势扫荡林丹汗,也是为了今日,明朝的视野和思维高度不上去,自己一个人背着整个大明朝玩跳远,这准会累死。长城之外各种势力的纠缠,自己不乘着如今大明朝战将如云,不乘着大明朝上下一心要解决东虏的心态把这些势力都扫清了,日后只怕要耗费更多的精力。
“陛下,臣以为,我大明当助红教等派对付黄教……,应当支援林丹汗,让林丹汗和黄台吉去死拼,我大明最后站出来收拾残局……”袁崇焕最先说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我大明如今确实该支持红教,支持林丹汗,但,因为红黄等教派之争还涉青海,乌斯藏,西域等地方的争夺,……为解决后患,臣以为,还应该把这些考虑进去,能支援林丹汗,但绝不可让林丹汗打败黄台吉,只有林丹汗消亡,黄台吉被赶到嘉峪关以西,整个蒙古右翼在我朝控制之下,我朝才能腾出手脚来干预这嘉峪关以西的事,否则,我朝将面临两面作战的境地,对我朝是十分不利的……”韩爌毕竟是个老狐狸,吃的饭也多,所以,倒是想得比较周全。
“陛下,臣以为,韩阁老所言甚是,嘉峪关以外的诸多势力,黄红等教派之争若是不解决,这草原上始终不会安宁,草原上不安宁,我大明就不会得安宁,从长治久安来说,臣以为,该当借此次机会,将这些势力清扫干净,为我大明留出一片净土……”毕自严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