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四十七章 确实是“阿波罗” (5 / 6)
“……不过,卿家真的有办法做出来吗?”杨改革不敢相信的问道。
“回禀陛下,这也是臣为难的地方,这也是臣只能拿木头做样品,而没有钢筋样品的原因,陛下,要在钢筋上切出螺纹细丝,实在是太难了,这螺纹钢筋已经是难得的钢铁了,还要在这种钢铁上刻出螺纹丝来,实在太难……,臣实验过了无数次,都只能以失败告终,臣一度曾想放弃,但总觉得这是一个突破口,臣实在不愿意放弃,后来转而在比较容易刻画的木头上做实验,幸而成功,这才敢拿来给陛下过目……,陛下,能在木头上刻画成功,说明臣的思路还是对的,只是这钢筋实在太坚硬,实在太难画了,臣缺的只是在钢筋上刻画的办法……”孙元化两眼冒着jīng光说道。
杨改革听得更加“风中凌luàn”,按照孙元化的想法,莫非,这明朝的科技,可真的要**了吗?
“卿家当真是好想法……,朕也觉得,能在木头上刻画成功,说明钢筋也能刻画,难就难在木头较软,可以用一般的钢铁轻易的切出想要的螺纹丝,而钢筋本就极为坚硬,要想在这上面切出螺纹丝,势必要有更加坚硬的东西才行……,对了,木头能成,而钢铁不能,那卿家可试过其他材料,比如比较软的金银,或者铜什么的?……”杨改革给了一个肯定的评定,然后开动脑筋和孙元化讨论螺丝的技术。
“回禀陛下,臣也曾考虑过以较软的金银或铜铁锡来试,虽然用特殊钢铁也能切得动,可却也不容易,切出来的丝,往往不整齐,还是不能很好的和盖帽合拢拧紧,远不如木头有弹xìng,能拧紧,这也是今日臣只有木头样品的原因……”孙元化眼睛里的光芒是十足的。
杨改革再一次“风中凌luàn”,原来孙元化已经试过了,想想也是,孙元化炼钢也好,烧水泥也罢,做事的章程总离不开一个穷举二字,想到了好东西,焉能有不验证的道理?
“如此说来,卿家已经找对了研究的方向,如今,欠缺的只是更加趁手的工具和技术?”杨改革不得不佩服的说道。
“回禀陛下,是的,如今在木头上切丝,不是大问题,切出来的丝,还算整齐,还能和螺帽合拢,在金银铜铁锡上切丝,可以切,但不整齐,在钢铁上切丝,几乎不可能,这说明,方向是对了,但切丝的手段和工具还不趁手,当以更加厉害的手段来切丝……”孙元化的眼睛挥洒着光芒,格外明亮,和那酱油sè的皮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宅男记得有一种车木头的机器,是专mén用来车那种圆形桌子板凳tuǐ的,车木头那叫一个快,很有意思,原理也简单,和这个有点像,若是有可能,书友们不妨看下。】
杨改革也不得不说一声佩服,这人坛果然是一个“阿bō罗工程”,对于催动技术的进步那确实是立竿见影,这个项目还才刚刚立项呢,就捡了这么一个大便宜,看来,这人坛是修对了,这人坛修得值,若是按照这个“阿bō罗工程”这么推进下去,大明朝踏入工业化确实不是梦想,大明朝进入工业化这临mén一脚,自己算是踢对地方了。
踢对了地方,立刻就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回馈果然丰厚……
“朕不得不说一声,卿家乃天才……”杨改革夸赞道,若是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大明朝说进入工业化时代,也勉强可以说得过去了,人坛的修建,可以算是明朝踏入工业时代的一个信号了。解决了螺丝的问题,线膛的问题也随之解决,枪炮的威力立刻再成倍数增加,游牧民族的威胁,至此结束,长城以外广袤的土地,将牢牢的控制在大明的手里。海上争霸的就更不用说,火炮的威力成倍数增长,几乎就是压倒xìng的优势。想着源源不断从工厂里造出来的工业品,想着因为天灾而迁徙的人民,这两者结合起来,太平洋内湖,可绝不是说笑。
“陛下过奖了,臣这也只是一个猜想,如今,却实在是没有办法切割钢筋,此事,实在是太难了……”孙元化立刻谦虚道,但眼睛里的光芒却不曾减少半分。
“……这确实是个难题,那卿家又难在哪里?缺少那方面的手段呢?不妨说说,或许朕能给点建议。”杨改革也给这种前景给nòng得jī动起来。
孙元化是带着希翼的目光看着皇帝的,有什么想法,立刻穷举以验证,这是他做事的思路,如今材料从软到硬,从木材到金银铜铁锡,到钢材,如今已经验证过了木材,正在验证金银铜铁锡,再进一步,就要验证钢铁了……,也就是说,路子是对的,但技术手段还有所欠缺,他就是来求皇帝指点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