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四章 通天塔 (2 / 4)
不知陛下可知南京的阳山碑材”韩焙抢着“教育”皇帝。
“阳山碑材?”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正是阳山碑材,或者称之为孝陵碑材,乃是我大明成祖为颂扬太祖的功德而开凿的,此碑材极为宏伟,仅仅是碑座就有五丈余高,九丈宽,厚更是有近四丈,若是算上碑额和碑身,更是有二十余丈高…,陛下,如此之大的碑,又如何从山上开凿下来?开凿了又如何运到京城来?到了京城又如何运到城内了?如此之沉重的碑材,即便是用万马,也别想拖拽得动,更别说拖拽到京城了,若是要和天地二坛建在一起,除了拆城门,还能如何?”韩焙倒是很博学,将这碑材的宏伟用数据表达了出来。
“是啊!陛下,此碑虽然宏伟,但奈何人力始终有限,陛下的想法是好,奈何此碑根本就开凿不出来,开凿了也运不出来,运出来了也进不了城,陛下,还不如不建碑,不如借鉴天地二坛的样子,建一个相对容易些的”毕自严也跟着说道,阳山碑材这在大明朝也是很有名的。若是博学的人,都会有所涉猎,听到皇帝要用碑来建人坛,毕自严也觉得皇帝在开玩笑,若是用碑,这碑必定不小,太大了根本就无法建起来,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建得成的,现在皇帝赶着要找个地方代替自己祭拜,那里有功夫等待数年。
施凤来和袁崇焕也都跟着劝说道,皇帝的这个想法确实有些不靠谱了。
“呵呵呵……”杨改革看众人一个劲的劝说自己不要建碑,还拿那个阳山碑材的事劝自己,立刻就笑了。【罗嗦几句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原来不是宅男一个人想建纪念碑,可以自行搜索“阳山碑材”看看朱棣的纪念碑是怎么样的。
几午人被皇帝的笑声搞糊涂了,皇帝这没疯啊!
“几位既然知道阳山碑材的事,那也免得朕再多说,韩卿家,你说,这个碑,当年是为了什么而建的?”杨改革笑着问道。
“回禀陛下此碑只是开凿,后因为碑材实在是太高大,实在无法运下来,所以,还不能称之为碑,只能说是碑材,……若是说此碑原先开凿的意图乃是为了颂扬太祖的功绩的……………”韩焙立刻说道,作为一个阁臣,韩焙还是有着基本的素养的,起码皇帝问起来,他知道皇帝说的是什么事。
“呵呵呵当年了颂扬我太祖的功绩,就用了如此之高的碑,那朕今日建华夏坛,当把此碑建得更高,才显朕的威能,才能受得起天下人的祭拜才能承受得起延续华夏的重任,不是么?”杨改革笑着说道。
几个人差点噎死,皇帝既然知道还这么说没失心疯?比阳山碑材还要高大?原来那块碑材就搁置了快两百年未用,难道又去开凿一块更大的用不上的碑材?
“…陛下开凿此碑材,东长日就,经年开采,数年运输,再经数年建造,只怕十年都未必建得好,陛下,这日可不等人啊!
何况,这么沉重的碑材,即便开凿出来,也未必拉得起,陛下,此事三思啊!”毕自严跟着说道,开始给皇帝泼冷水了。
其他几个人也都纷纷劝皇帝三思。
“呵呵
……”诸位卿家想到哪里去了?难道建碑就一定要开凿石材?就一定要整块整块的开凿?就一定要建数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