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六章 车营 (2 / 3)
而这第二次三岔河之战,则完全不一样,战略意图就是打东虏老巢,进而追进进草原,横扫草原,这长途跋涉,再依靠两条tuǐ打仗,显然是不行的。再就是四轮马车的技术已经成熟,可以以新式的四轮马车技术重建新式战车营,可以使战车营的效率大增:再就是白杆兵也才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训练新式的战术。所以,秦良玉再来三岔河,麾下的白杆兵,已经完全变了样,成了战车版的超级白杆兵。
“娘放心,孩儿已经吩咐下去了,如今都在加紧演练呢。”马祥麟回答道。
“那就好,呆会别阁老要到了,参与商议战事的事,可记得多参详参详…”秦良玉又道。她是从锦宁坐船到的三岔河,实际战车营却是从京城出发的,一路驾战车从京城到锦宁,一路延绵不绝的战车,严明的军纪,确实引起了轰动,即是向世人,也是向边军显示朝廷的实力,也是他们的一次实地演练,路上,基本上都是按照进攻姿态在前进,全当是在草原上追击东虏,也算是颇有心得,到了这三岔河,又立刻投入到训练里去了,新的心得和体会,必须加以操练才可以融会贯通。
“娘放心,孩儿知道了………”马祥麟道。
别承宗没在京城过年,就任九边督师,就直接开始巡视蓟宣各处的边军。除了巡视,整顿战备,还有就是集结一批边军作为机动力量使用,配合新军作战。除了处理和边军相关的事,还要集结,分配,处理,许诺皇协军。处理好了这两头,才沿着边关到锦宁,安抚和鼓励了锦宁的官军,又才到三岔河和秦良玉汇合。虽然都是同时出京的,秦良玉却是先到了三岔河多日。
孙承宗这次没有在战舰上开会了。
到了三岔河,却是上岸了的,如今的态势和去年已经大不同,大明已经占了优势,三岔河也已经颇具规模,成了一座要塞,比上次要安全得多,并且这次要深入内陆,所以皇帝“允许”他上岸。
三岔河如今就是一个大兵营,到处都是官军。
督师行辕。
别承宗也是刚刚到三岔河,刚到三岔河,就立刻召开战前会议,实地协调处理各方的关系,就近处理、拍板突发情况,是他主要的任务。
这个督师行辕,也是临时改建的,并不是很豪华。别承宗对别的地方要求不高,唯独对作战室的要求比较高,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大,能摆下各种器具,比如沙盘,比如存放各种资料的柜子。
作战室里,除了洪承畴算是个新人外,几乎都是去年的面孔,算是极为熟识了,彼此间合作打过仗,也算是颇有感情的,见了面,免不了好寒暄一回,既然是熟人,又是战友,彼此之间也算是信任的,对于这第二次三岔河大战,都是充满了信心。
毛文龙打量着这个年轻的辽东巡抚,对这个新任的辽东巡抚多看了几眼。他和袁崇焕不合,这是公开的事,虽然也一起打过仗,可心里毕竟还是有芥蒂,如今袁崇焕去了京城当兵部尚书,换了新的辽东巡抚,听说是皇帝自己选定和培养的,还是帝党,毛文龙觉得,或许这次能比上次打得还要好。就是不知道这个年轻的辽东巡抚办事靠谱不靠谱,别又犯了文人的毛病,要是那样,皇帝可就下了一招臭棋,毛文龙想到这里,又不免多看了一眼洪承畴。
洪承畴也感觉到了毛文龙注视的目光,也微微带着笑意回了回,他的官职,以权力权限来说,是可以节制毛文龙的,可实际毛文龙的官职比他高得多,洪承畴也没打算真的跑去节制毛文龙,他能当上辽东巡抚,已经不容易了,不敢太过于奢望,只希望这次配合好别阁老打好这次大战,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也好,在朝廷上的地位也好,才算是真的稳了。
毛文龙得洪承畴善意的回笑,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来,前些日车,京城里热议了一阵关于此人谏议加强关外军管的奏疏,毛文龙忽然想到这,又对这个年轻的辽东巡抚充满了好奇,如果真的是这个年轻的辽东巡抚自己的想法,那说明,这个年轻人不简单,有着常人没有的目光:如果是皇帝指使的,也说明起码他是一个听话的人,通过这件事,毛文龙觉得,这个年轻的辽东巡抚,或许确实是个不错的搭档,不会犯大明朝那些臭文人爱犯的毛病,这次大战的胜利,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毛文龙一贯认为,要不是大明朝内部文人的掣肘,什么东虏早就平定了,那里有那么多的麻烦。见洪承畴善意的回应,毛文龙也难得的微微笑了笑,算是接纳了这个新“队友”。
“此次大战,战略目标,想必诸位也都知道,本阁这里也就不累述了,只希望诸位精诚团结,不负陛下的重托,为我大明挣得一份生机…”别承宗也颇为感慨,从妄、蓟,锦宁再到三岔河,连轴转了这么久,对此次大战的期望,不言而喻,深知皇帝想什么,担心什么的他,这次把这个话说得有点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