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忠臣 (3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六章 忠臣 (3 / 7)
        杨改革被曹于汴这一哭,这心境又稍稍的动摇了几下,盘算了一阵,又才坚定下来。

        杨改革无语,坐在那里沉默;曹于汴佝偻着背,在那里不断的哭泣。两人算是无言以对。一个一心要变革;一个有心劝,却无力阻,更无力帮,除了落泪,就只能落泪。

        “卿家也朕做事高瞻远瞩,卿家要对朕有信心嘛……”杨改革不知道什么,捡了一句道。

        可能是哭了一阵子,哭累了,也可能是皇帝的话让曹于汴到了希望,曹于汴抹了抹眼泪,这哭泣之声才停下来。

        “臣不知陛下要把我大明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大明,但臣信得过陛下,臣相信陛下是为了天下人,臣斗胆,敢问陛下有多大的把握?”曹于汴擦干了眼泪,问道。似乎是下了某些决心。

        “要把握,朕也不敢有成的把握,不过现在来,一切还良好,都在朕的掌控之中。”杨改革道,和现在这个曹于汴话,杨改革觉得很像跟自己的长辈话,话也没什么顾忌,这种感觉,杨改革也觉得很奇妙,杨改革也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多,会跟曹于汴谈这么深的问题,如果曹于汴还是以前那副模样,只怕杨改革不会这么了,杨改革着曹于汴老态龙钟的模样,想起了一句话: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臣相信以陛下的智慧,定能化解各种危机,臣已是风烛残年,时日也不多了,不能陪伴在陛下左右了,但臣还是大明的臣子,还是这天下的一员……”曹于汴似乎下了某种决心,语气坚定的道。

        “……臣早年做过多年的西席,于教书育人方面,颇有感触……陛下既然有心变革,臣也无法帮到陛下什么了,……陛下不妨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曹于汴正sè的道,的话断断续续,似乎指明了什么,也似乎是在自己的经历,似乎是无意识的言语。曹于汴见无法阻止皇帝,也只能相信皇帝了,抛开和皇帝的诸多政见不合,他自认还是一个忠臣,一个大明的忠臣,忠臣自当该有忠臣的作为,这算是他为大明最后能做的一点事了。

        杨改革有些意外的着曹于汴,如果没理解错,曹于汴是支持自己办学的,而这学办得越大,这社会和儒家的矛盾冲突也就会越大,也就会越ji烈。办学不过是自己撕裂儒家的一个工具,日后必定会因为读书人太多而有一场必定会到来的变革,支持办学,就是支持这场变革,杨改革觉得自己没听错,曹于汴确实是他支持办学,着老态龙钟,疲惫不堪,又一脸正sè的曹于汴,杨改革感概万千,这角sè的变换,实在是太奇妙。杨改革对明末这些大臣的感观又改变了许多,他们的身,有贪婪,有短视,有无能,有自si自利等等毛病,可也不不能否认,他们之中有忠臣。

        “卿家的心,朕明白……”杨改革感慨的了这么一句。

        “陛下,臣此去乡野,只怕再也见不到陛下了,陛下多珍重……”曹于汴起身,又认真的磕了几个头,认真的道,他今日来见皇帝,心愿也了了,能为大明最后做的事,也做了,剩下的,就该是他了却残生去了,这里,已经不该他待了。

        听见曹于汴的告别,杨改革心情复杂,想了一阵子,作出了一个决定。

        “大伴,去给朕取一个密闸过来。”杨改革道。关于密闸的使用,杨改革向来很“气”,这样久了,这密闸也才分出去几个,已经很久没给别人密闸了,不过今日和曹于汴细谈了一阵,杨改革觉得,有必要给曹于汴一个密闸,除了感谢他的支持,也是肯定他的功劳,也算是一种态度。

        “……奴婢遵旨!”王承恩倒是很诧异,没料到,曹于汴居然会得到密匣。

        不一会,王承恩就取了一个密闸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