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惆怅的杨改革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二章 惆怅的杨改革 (3 / 4)
        “……除了这些,还有比如铺路、修桥,比如读书教育,比如这移民赈济,说起来,都是必须由朝廷出面来做,虽不一定赚钱,可却是不能回避的事,是朝廷份内的事,是朝廷的责任……”杨改革的思维越想越乱,说的话,也越来越不到堂。

        “朕今日把卿家召来,就是要说说朝廷投入和投资的事,以前我朝过日子,都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糊日子,只求每年熬过去了事,这样是不行的,朕的设想是,以后,朝廷都要有一个详细的规划,该做什么,该怎么做,都要心里有数,比如,修路,比如教育,比如张显庸那里,比如孙元化那里等等,以前是朝廷没有足够的银子,只能得过且过的熬日子,如今不同了,朝廷的税赋有了盈余,自当该在这些方面进行投入,加快这些事业的发展,好造福百姓……”杨改革说了一圈,自己觉得好像把今日要说的话题带离原来的意思了,又连忙停下。

        “臣领旨!”毕自严好像听懂了,回答道。

        轮到杨改革郁闷了,自己好像不是要说这个啊!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到另外一件事了?这似乎离题十万八千里,自己原本又是想说什么的?

        沉默了一阵子,过了半响。

        “……卿家可听过国家意志这个词?”杨改革想了想,说道。沉默了半天,还是把这个词说了出来。

        “国家意志?”毕自严重复了一回,显然没听懂是什么意思,字的发音是对的,可字连在一起的意思,毕自严mí糊了。

        “孙师傅可听过国家意志这个词?”杨改革见毕自严一脸的mí糊,又转头问孙承宗,今天之所以要把孙承宗也留下,实际是要说说这个。作为帝党的核心,这个东西是有必要了解的,涉及到日后相当多东西。可以说,日后很多事都是以这个为核心的,不了解这个,根本就不了解皇帝要做什么。了解了这个,才能理解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想干什么,也就才能称之为帝党的核心人物。很多东西,不可能杨改革每一件事都细致的吩咐下去,没一件事都细致的交代下去,每一件事都要安排一出戏,要那样,那可真的是累死人不偿命,即便是再勤奋,这国家也不见得能治理得有多好,整个天下系于一人之身,实在是累,也是在是危险。杨改革以前干过一个人养一个国家的事,对这种事有十分直观的感觉,那可真的不是人过的日子,这还只是赚钱养一个国家,如果要靠一个人来运转整个国家,那可更加的抗不住,所以,就十分的有必要提倡这“国家意志”,将个人的意志升华到国家的层面,只有这样,才可以杜绝人亡政息,才不会出现一个人出意外,整个国家分崩离析的事。

        “回禀陛下,臣没有听过‘国家意志’,还请陛下解承宗想了想,如实回答道,眉头开始皱起来,眼神里充满了疑huò。

        毕自严见孙承宗也没听过,更加的伸长了脖子看着皇帝,这可能是个相当重要的事,再看看周围,这太监,宫女都站的远远的,就王承恩贴身伺候着,皇帝似乎早有准备啊!

        “国家意志,说的是一个国家想做什么,该做什么,又怎么做的事……”杨改革轻声说到,一边说,一边望向那烟bō浩渺的太液池。这个问题现在提出来或许有些早,可也是该提出来的时候了。

        “……说到我大明头上,那就是朝廷想做什么,该做什么,又怎么做……”杨改革说道,很多东西,杨改革现在也想明白了,虽然很伤人,可还是得去做,这些事,越早提前做准备越好,越让人安心,杨改革自信不是一个自sī的人,不是一个为了权力而没有下限的人,也不是一个一心想保住权力的人,在权力和中国的前途命运之间做选择,杨改革当仁不让的选择了中国的命运。

        “回禀陛下,我大明有陛下当朝,自当繁荣昌盛,远迈汉唐,臣以为,陛下的意志,就是我大明的意志……”毕自严没太听明白,倒是说了一些面子上的话,只是觉得皇帝这话里有话,可实际是什么意思,问题出在哪里,毕自严一时间没想太明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