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灯笼刘廷元 (8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灯笼刘廷元 (8 / 10)
        “回禀陛下,臣以为这使不得,此惩罚实在太重了,倒是显得陛下心xiōng狭隘,不如去职为好,既然有功,还可以留刘延元的功名在身,如此,即是惩罚了过,也算是奖励了功。”韩爌立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杨改革也并没有立刻表态说要如何如何,而是让其他人都发言。

        反对贬官的人说的,也无外乎是处罚太重,过于凌厉,倒是显得朝廷气度狭小。

        曹于汴听了一响,只觉得肺都快气炸了,当初他们弹劾刘延元,可是死命的弹劾,好不容易弹劾掉了,可到头来,还得为这家伙求情,帝党那一票人没一个出来反对,肯定是赞成这种严惩的,他们这些人,倒是成了给刘延元说好话的人了,这都是些什么事啊?

        杨改革又压压手,结束了众人的议论。

        “其实,朕也觉得韩卿家说得有道理,去官,留功名在身比较妥当,这也符合我朝的传统,不过,朕倒是很羡慕前宋的诸多做法,对于犯了过错或者说政见不和者,给予一定的缓和余地,不要搞得如阉党一般非此即彼,那样,倒是成了党争了,党争之害,朕就不多说了,所以,朕倒是有意尝试一下前宋的做法……”杨改革笑着说道,随便编了个理由。其实宋朝之所以能这样做,而明朝不能,实际和一个东西有关,那就是薪水,宋朝当官的可以靠薪水过不错的日子,所以相对明朝,要清廉不少,很多官员都是靠薪水过日子的,要是没有官职了,也就没了薪水,那可真的就是砸了人家的饭碗了,所以,宋朝可以搞贬官,而明朝显然不能,官员们都不靠薪水过日子,也就不存在这一层顾忌,所以说,明朝要学宋朝搞贬官那套,前提就是明朝的工资能涨上去,起码涨到官员靠工资可以过不错的日子的程度,那样可能才有贬官的土壤。当然这不过是杨改革随口扯的一个理由。

        皇帝这么一说,很多人脑子都糊涂了,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好是坏?

        “陛下,这不妥啊!……”曹于汴立刻就反对。先不说这个什么贬官制度的好坏,单单就处理刘延元的事,如果不按照他们的办法处理,都是对他们极为不利的。

        “好了,卿家就不要再说了,刘延元有错就该严惩,有功,就该奖励,朝廷只要做到这两点就可以了,至于怎么处罚,怎么奖励,这个,似乎并不是重点,卿家就不要再这一点纠结了,莫非,从正二品到品的处罚还不够严厉?”杨改革随口抛了个烟雾弹,就不准备再和曹于汴墨迹了,直接就圣裁了。

        其他人不知道是不是给皇帝抛出的这个新鲜说法给搞糊涂了,还是没了说辞,反对的声音弱了下来。

        曹于汴语塞,皇帝的话说到这个程度,就已经很明白了,他们有弹劾的权利,弹劾如果属实,确实该严惩的严惩,但怎么惩罚,就不是他们能管的了,他们可以提建议,但最终还是得归皇帝裁决,皇帝这是怪他们越权了,要是什么都是他们说了算,那还要皇帝干什么?在一定程度内,皇帝是可以自由裁决的,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还纠缠这个,那无疑一个跋扈,权臣的名声要扣上来。而把刘延元从正二品贬到品,这还是把那功劳算在里面了,要说不是严惩,那显然说不过去。当然,他们都知道大琉球那地方日后必将大发展,虽然如今看似是贬得厉害,实则是皇帝又给刘延元开了一条门路,皇帝这是要打他们的脸啊!

        ……

        散了小朝会,这件事,立刻发酵成了京城里最轰动的事,毕竟,能把一个前兵部尚书贬到海外那不毛之地做品的巡检,这事无论如何都是爆炸xìng的消息,顿时成了整个北京城的谈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