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九章 二百年的根子问题 (2 / 4)
“正是,陛下,既然陛下知道漂没二字何来,那漂没背后的问题,陛下可有办法解决?”孙承宗的眉头也不皱了,既然和皇帝说开了,他索性将老底翻出来,以当今这位皇帝的聪明,或许可以解开这个困扰了大明两百年的难题。
“哦?漂没背后还有什么问题?”杨改革笑问道。
“陛下,这漂没背后的问题,其实,也是困扰了我大明二百年的问题,这个问题,算是我大明根子上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漂没就永远是个大问题,永远无法解决,尽管陛下此时可以以大力压制下去,可绝不是长久之计,他日必遭反弹,……陛下应该不会忘记,其实陛下说的那种统管海上一切事宜的水师不是没有,三保太监郑和的舰队,不就是陛下口中说的那种水师么?可如今他在那里?”孙承宗索性,彻底的和皇帝摊开了来说。
“唔……,这倒是……”提及郑和的舰队,那确实是一支独立的,可以统管海上事宜的海上力量,那个力量,在南洋可是可以废立他国的恐怖力量,可随着朱棣的去世,这只舰队也就不了了之,彻底的瓦解和废弃了。
“……孙师傅可否详解?这漂没背后的问题又是什么?什么是困扰我大明两百年的根子问题?”思索了一阵的
杨改革,又问孙承宗。
“陛下,说来话是极难听的,怕污了陛下的耳……”孙承宗说道这里,也是有些不好意思。
“但说无妨。”杨改革道,见孙承宗如此模样,杨改革倒是更好奇了。
“陛下,我朝的薪俸,向来是极低的,如果陛下禁绝了漂没,这官员如只靠薪俸过日子,这……,说句不中听的话,那可是极难的,陛下或许应该听说过海瑞海刚峰的事吧,那可是一年也吃不上二两肉,吃一次肉,都要被朝廷上下传为奇事的陛下,此话臣本不该说,可却又不得不说,这就是漂没背后的根子问题,已困扰了我朝二百年了,如这个问题不解决,要想解决漂没问题,那是不可能的,故此,臣说,要想把海权统一到一人手上,是极难的,即便是陛下如今能以强力压下,可也必定逐日的反弹,必定会重回今日之老路,成祖之事,就足以说明问题……”孙承宗说这些话的时候,那菱角分明,向来及其严肃的脸,也变得有些尴尬,有些脸红。
“呃……”杨改革一下子就明白这根子问题是指什么了,长舒一口气,这可真的是个无解的大问题,一长串的问题,立刻在印入了杨改革脑海里……
说起明朝的“海军”,就不得不说明朝的奇葩“政策”,没有独立的海军,海域都是各自管一段,最小的可以到卫所、
巡检司管理一段海域,更大的巡抚则可以管更长一段的海域,不过,不管是卫所也好,巡抚也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地盘有多少地方靠着海,这水师的管理范围也就有多大,从来就没有跨地域,跨海域存在的水师存在,打起仗来,都是各自负责各自地盘那一段海域,水师必须置于地方官僚而不是中央的直接管辖之下,明朝历史上影响很大的倭寇问题,其实也是这个政策下的产物,一些几十,几百人组成的海盗可以令一个几千万,甚至上亿人口的国家束手无策,实在是叫人汗颜,这个“政策”,实在是很脑残。
即便是要打大仗了,要跨海调动,也都是从各个地方上抽调,然后组成临时水师去打仗,也不是专业、固定、常备的海军,打完了仗,这临时的水师还得解散回地方,明朝没有将海上力量上升到国家层面,上升到军种的层面,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明朝的海上力量就是地方控制下的近岸防御型海上力量,或者说是民兵,民兵海军。
至于例外,就是郑和舰队,不过,郑和舰队最后的命运是惨遭肢解,最后被废弃,实在是叫人叹息,至于废弃的理由也很实在,虚耗国帑,浪费钱粮,百姓苦不堪言。不过实际情况是晚明的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凭借这海上贸易的保护费富可敌国,可以支撑几十万军队打仗,有
能力改写历史,成为影响明末历史的重要人物,甚至还可以自己养个明朝宗室玩玩,从这一点来看,就知道废弃郑和舰队这个理由有多荒唐,多可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