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票盐法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四章 票盐法 (3 / 4)
        场面冷了下来,两个人给震惊坏了的脑子也开始冷静下来,开始重新运转。

        刘周宗坐了半天,脑子也回过神来,这盐课虽然很“离谱”,不过,这不是越“离谱”越好么?皇帝说了,拿盐课支撑办学,这盐课每年千万两,拿来办学,绰绰有余啊!回过神来的刘周宗又如同打了jī血,开始勃发起来。

        “陛下大善啊!有了如此之高的盐课,圣人的事业,终于是有了着落了啊!吾等有生之年,终会看到天下大同的那一天啊!”刘周宗说着说着,就起了哭腔,落起泪来。

        杨改革依旧是笑而不语的看着刘周宗。

        林钎倒是个诚实、老实、实在的人,不似刘周宗那般对盐课浑浑噩噩,也坐了半天,也思考了许多问题,虽然皇帝说的这些都很美好,可问题也同样不少,思索了半天,已经组织好了言语,准本问个清楚,皇帝许给他们盐课去办学,这盐课自然是要改了,怎么改,有没有着落,合适不合适,新盐课能不能辩得过那些反对的人,林钎都要问个清楚。

        “启禀陛下,有几事,臣不明,还请陛下指点。”林钎道。

        “何事,卿家只管说。”杨改革笑着道。

        “臣敢问陛下,这盐课虽然算得漂亮,理应有如此之巨,可臣却不知陛下打算如何改这盐课,如何阻止这盐课里诸多的弊病呢?”林钎的话可是问到了点子上了,不似刘周宗打了jī血一般望着皇帝。

        “呵呵呵……”杨改革笑了一阵,对这两个大臣的能力和情再次有了了解,林钎这人比较实在,还是一个能干事的人,起码的逻辑有,起码的常识、知识有。而刘周宗,虽然顶着一个当世大儒的名声,却是一个不能做实事的,连基本的逻辑和常识都不具备,当然,如果要说关于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这位或许能称得上“专家”,如果是和别人打嘴才,这位可能更胜一筹,这和自己要他去办的事,倒是基本相符了,算是人尽其才吧。

        “……林卿家觉得如今盐课里有哪些弊病?”杨改革笑着问道。

        “回陛下,臣不敢托大,但是,也知道一些皮比如官员营私舞弊,官结,官府勒索,私自加价,走私私盐这些都是盐课里的弊病,陛下打算如何应对呢?”林钎的头脑还算清醒,问的问题,也问到了根子上了。

        “我朝行过开中法,行过纲盐法,如今朕打算把盐课改成票盐法,坐地征税,不拘商人买卖行销,如此只需要在盐的主要产地征税就可以了,倒是大大的节省了jīng力……”杨改革笑着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林钎听了皇帝的话,想了一阵子,道:“回禀陛下,臣听了陛下的票盐法,虽然觉得好,可臣还是无法理解,此法对于解决臣所言的那些弊端,有何用处……”林钎确实是个诚实的人,实在的人,对于自己不懂的,没听懂的,有疑问的,直接就问了。

        杨改革笑了笑,这个林钎,果然是个“老实”人,这国家,这办事,要的就是这种实在的老实人,没这种老实人支撑,光靠像刘周宗这些耍嘴皮子的人,这明朝要不了多久就会翻坛,笑了笑,回道:“如今,我朝制盐,大部分还是靠盐户煮盐,说实话,这种制盐的方法,太落后了,造价高不说,而且太分散,不好管理,更不适合朕说的那种坐地收税的票盐法,朕的打算是将煮盐改晒盐,将天下产盐的地方归拢到几个固定的盐场,以晒盐的规模,天下也无需太多的盐场即可满足天下人食盐了,如此,朕只需在这些固定的盐场坐地收税就可以,岂不快哉?”杨改革笑着说道。

        林钎听了直点头,虽然他对盐课没有太多的研究,但是,听了皇帝这个方法,也是觉得不错,很理想,不过,想了想,又道:“敢问陛下,这内陆没有晒盐之利,又当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