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八章 三法司 (2 / 4)
“够了……”杨改革大喝一声。群臣嚷嚷的声音,立刻降下来。
“即刻着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组成三法司,派员进入山西,会审晋商谋逆案,另赐钦差名号,以钦差身份专责审案,锦衣卫负责协办,凡是涉及谋逆案的,三品以下文臣武将,可就地拘禁,不论官吏士绅,一个不可放过……”杨改革大声的吼道。
众臣原本以为皇帝会极力反对三法司的介入,一定会强硬的只让锦衣卫办案,却没料到,皇帝忽然同意了三法司的介入,而且还是以钦差的身份介入,这个,倒是大大出乎群臣意料,一个个都疑huo起来,或许情况不是自己预料的那般糟糕。众臣看皇帝的眼神又不一样了。
就连刚刚那个一直叫嚷着派钦差的那个大臣,也疑huo了,这更加看不懂皇帝了,原本他就一直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皇帝才如此的“偷偷momo”,原本他以为,皇帝不让派钦差,就是为了好让锦衣卫做手脚,可皇帝现在偏偏又同意三法司介入了,不光是三法司介入,还给了三法司钦差的身份,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也míhuo了……
“陛下圣明……”皇帝一番出乎意料的话,让众臣很不适应,骨子里那种和皇帝斗的习惯,这次,居然无所适从,就如同一拳打在棉hua上一般,无处受力,浑身不自在,只得说声陛下圣明了事。既然钦差也派了,三法司也介入了,再说什么不妥,那皇帝估计得杀人了。
杨改革虽然脸上是黑着的,但是心里却敞亮,也暗自得意,这群老狐狸,狗鼻子还tǐng灵的,任你们狗鼻子再灵,这次,也得吃瘪,晋商谋逆通虏案,这可是历史上实打实的事,自己已经抓住了那些晋商,在锦衣卫的手段下,还有什么问不出来的?这必定是铁一般的事实,三法司过去,也不可能面对这些证据说个不字出来。
三法司参与此案,原本就在自己的预计之中,这些家伙,还以为自己会怕有人介入了,那里知道,自己原本就计划三法司的介入,只有三法司介入了,这谋逆案才可以实打实的盖棺定论,仅凭着一个锦衣卫,即便是有铁一般的事实,有些人也会选择xìng的无视。这次,三法司过去,倒是可以帮自己作个见证,将案子办成铁案。
这次jiao锋,就这样过去了,朝臣们带着意外,带着疑huo散了。
孙承宗却还呆在平台里,见众人都走了,没了人,这才焦急的追问道:“陛下,此时放三法司介入,会不会坏了陛下的事?”孙承宗担心的道。
“哼哼,无妨,此次涉案极大,牵涉的地域也很广,三法司能有多少人?去多了,这要多久才能到地头?有这样长的时日,能做很多事了。……三法司的人去少了,那繁浩的案卷,证据,证词,证人,会让三法司的人忙到吐血,哼哼哼,朕是让三法司审案,可朕没免锦衣卫办案的权利,曹化淳更是带着朕的尚方剑,三法司那点人,光是审案,翻阅卷宗,查看证据,证词,问询证人,就足够他们忙的,更别说抓捕嫌犯,拘禁犯官了,这事,基本上还是由锦衣卫在办,朕相信,过了锦衣卫的手,没什么东西问不出来,如果曹化淳这点事都办不好,朕要他何用?……没一两个月,三法司根本不可能忙乎个什么头绪来,即便是三法司里有勤快的角色也没什么,凡事还不是得经锦衣卫的手么?给他们审什么,问什么,还不得由锦衣卫说了算?更何况,给三法司的,都是铁证,三法司还能说个‘不’字?有一两月,该抓的都抓了,该做的事都做了,怕三法司干嘛?他们去了正好,正好可以光明正大的将此案办成铁案,也省得有人怀疑……”杨改革笑道。
听了皇帝如此的解释,孙承宗释然了,确实,三法司虽然名位高,但是,手下却并没有多少人手,如果不借助地方官府的力量,连看管犯人都是问题,别说到处去抓人了,更何况这事涉及到了边将卫所,实际,锦衣卫在这里面,大有可为,孙承宗一直紧绷的脸,也松开了,提醒道:“陛下,要防备他们借助当地官府的官吏办案啊!”
“嗯,这倒是,大伴,给曹化淳去个信,三法司的人到了山西,要尽量以礼相待,对他们客气点,不管他们人多人少,就以严防泄密,当地官府可能牵涉谋逆案为由,不准他们借调山西的官吏参与办案,让他们到京城调人……”杨改革想了想,笑着道,孙承宗不愧是朝中的老手,给自己提的这个醒,确实十分重要,这一下子,就有了更多的时间了,这样长的时间里,够锦衣卫折腾了。
王承恩抿着嘴答应道,这一招,果然是坏透了。
孙承宗也莞尔,三法司那帮子人到山西,就算比较近的张家口,怕也要个五六天,如果再让他们回京调集人手,这下,没十天半个月,他们根本无法调集到足够的人手审案,到了那时候,这个案子都不知道展到什么程度了,可能事涉全国各地,他那点人手,又不够了,估计连翻看卷宗都是一件吃力的事,皇帝这招,果然够阴的,再有十天半个月,锦衣卫把该问的都问了,该抓的都抓了,该办的都办了,他们去了,也就是对着“铁证”干瞪眼,只能审那些铁证,既然都是铁证了,谁去审都一样,如果三法司带着一大帮子人去,以他们官老爷,钦差的作风,路上会拖的更久,怕是连拖延时日都不用了。
“再给孔有德,耿仲明去个消息,跟他们说,他们是朕的新军,凡是,都要以朕为考虑,对朕有利的,就果断一点,对朕无益的,大可不理会,别昏了头。”杨改革又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