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条大鱼 (3 / 6)
“朕于此事,有这样几点要求:教育,以惠及朕的子民为最终目标,也就是说,只要是我大明治下,只要是朕的子民,此次实甫的计划,都要将他们计划在内,并不因为他们是什么民族,是土司治下还是流官治下,是关外,还是海角……”杨改革认真的说道,这个计划,既是一块钓饵,但是,也是自己必须推动的一项事业,要推动社会变革,这文化教育普及是必须的,教育出的这新一代,无疑,将会为自己未来几十年来带来“教育红利”。自己可以借助积累起来的威望,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
“臣领旨!”林钎答道。
“……也就是说,试行启动的时候,须将我大明各地都试行到,富裕的地方,富裕地方的城镇,乡村,偏远一些地方的城镇,乡村,土官治下的百姓,边关军镇,还有一些属于南方诸族的地方上,都要试行,这些都要考虑到……”杨改革凝眉说着自己的话。
“臣领旨……”林钎又答应道。
“关于教书先生的问题,实甫可有想法?一旦启动,我大明将需要相当多的教书先生,这个师资的问题,实甫可想过?”杨改革又问道。
“回陛下,臣以为,我朝除了官学,还有尚多的sī塾,里面也有教书的先生,如果欠缺教书先生,倒是可以将这些教书先生请来,一解朝廷缺人之苦,再者,可以从秀才,举人之中寻觅适合的人才充作教书先生……”林钎回答道。
“不错,不过,朕以为,这可能还不够,实甫可能还得办一个专mén培养教书先生的学校,否则,这百万学生入学,光靠sī塾和秀才们,可是杯水车薪啊!一来,秀才们未必看得上这教书先生的活计;二来,朕也未必有那样多钱招募那样多的秀才,呵呵,秀才在我朝,可金贵着呢,另外,一些条件不好的地方,更是难以招募到先生……”杨改革道。
“陛下言之有理,臣受教了……”林钎立刻谦虚接受。
“还有,这教师的待遇问题,朕以为,可以提高,凡是教书先生,是秀才的就不说了,如果不是,朕以为,倒是可以给一个‘同秀才’的待遇,比如可见官不跪,仗剑出游之类的,本人的赋倒是可以免,但是,不得免其他的,算是较秀才低一些,不然,秀才们又该有意见了,实甫以为如何?”杨改革笑道,这办师范的事,还是得早早提上日程,虽然这办学之事一个幌子,一个钓饵,但是也是亟需解决的事,杨改革倒是真心诚意的出起主意来。
“陛下大才,谢陛下隆恩。”看着皇帝给自己出主意,林钎惊奇的听着,皇帝可真厉害的,随口一说,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另外,实甫那里,参与讨论此事的,都有哪些人?实甫注意,要多吸收一些有名望的人,有了这些有名望的人替你摇旗呐喊,这办学的事,也就容易。”杨改革又问道,让林钎钓鱼就是要钓一些有名望的人呢,现在得看看成果了。
“回陛下,臣那里参与此事的,要说有名望的,头一个要数顺天府尹刘宗周刘大人,他对办学之事,最为热心,刘大人也是有名的大儒,在朝野,也是相当有名望的,今日在早朝之上,刘大人倒是替臣解围了……”林钎很同意皇帝的说法,这件事太大,大到他一个人无法支撑和完成的地步,虽然暗地里有皇帝撑腰,但是,仍如皇帝所言,需要有一批志同道合之人襄助,否则,这件事断无成功的道理,就好比今日早朝,众臣虎视眈眈,要将他这领衔起草此事的权利抢走,如果不是朝中有人替他说话,他的压力可不轻。
“刘宗周?”杨改革喃喃自语道,这个人,可还有点印象,好像上次办李延翼那个案子,不就是他么?这个世界可真没料到,自己这钓鱼计划,第一个就是钓到了他。杨改革心里嘿嘿直笑,这家伙可是正宗的明末大儒啊!在朝野的声望相当的高,当官,处理国家大事的本事未必有多强,但是做学问,赚名声的本事,那可是一等一的,说是如今当朝第一大儒,也不为过的家伙,要是有他加入这办学计划,这“办学党”的实力可是大涨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