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八章 改变历史的重担 (3 / 5)
看着郑芝龙一副惊恐的样子。杨改革笑道:“一官不再朕这个层面上,自然看不到很多东西,如今貌似是海内清平,可一官想过没有?如果没有朕那千万两银子赈灾,如果没有朕掏空内帑支援辽东大战,我大明又是一个如何的场景?”
“这!……”郑芝龙惊恐的给自己描绘出了一个可怕的场景!关外是大明朝依旧不断的失利,损兵折将,陕西则是大规模的农民造反,其他各地一点的灾害就不说了,比如他福建遭了那样大的灾,却在大明排不上号,这可是一副实打实的末世啊!不说别的,就说他,如果没遇到皇帝,估计他都是打的一边做明的官府,一边做贸易的打算,逍遥自在,那里像现在,给皇帝拿得死死的,大明那里会有现在这般太平?
“唉,外有强敌窥视,内有天在连绵,朕这个皇帝,不好当啊!一不心,这好不容易从胡人手里夺回来的汉家天下,就要断送在朕的手里了。”杨改革叹道。
“陛下,臣以为,东虏不过是细微的患,于我整个大明来说,倒是无足挂齿!”郑芝龙狂汗,皇帝跟他说这些,好似当他是内阁大学士一般,让郑芝龙感觉到压力,皇帝这是怎么了?未免也太高看他了吧?他不过是一个海盗头子,即便是有能力些,但依旧是个海盗头子,能得皇帝见一面就是天大的恩宠了,却从来没料到,皇帝还会这样跟他说话。
“细微患?不怕告诉一官,今年,朕花在防范、对付东虏上的银钱,有千万两,一官还认为东虏是个患吗?”杨改革笑道。
千万两?郑芝龙惊讶的合不拢嘴,痴痴的看着皇帝,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想他当初面对皇帝每年一百万两银子造舰都有不压力,可如今皇帝告诉他,今年除了千万银子赈灾,还在东虏身上花了千万两银子,一个的东虏,就真的这样厉害?还有,岂不是说,今年皇帝已经花了二千万两银子?这也太多了吧。各种意想不到,各种不可思议,各种惊奇,让郑芝龙目瞪口呆。
“一官可知道为何朕要跟一官说客家人的事了么?要对付东虏,每年需要消耗巨额银钱,加上移民需要的巨额开销,即便是朕,也觉得压力甚重,这些银子又从何而来?不怕一官笑话……朕每年的金花银,不过百十万两。这稍不留神,就会功亏一篑劫不复一那天拿不出银子对付东虏,北方的防线立刻就会崩溃,汉家天下,立刻沦陷,说句亡国灭种,也不是不可能,这也是朕让一官去看山海关的原因,一旦胡人入主中原,又是我汉家衣冠南渡之时,不,应该说,再没机会南渡了,如今八闽已经靠海了,再往南,就是海了,所以说,当年还可以衣冠南渡,可如今,就只剩下亡国灭种一途了……”杨改革说道。
郑芝龙痴痴的望着皇帝,不知道该说什么,不清楚为什么皇帝会跟他说这些。皇帝将他看得太高了,寄予他的厚望,实在太深,高得他觉得可怕,深的他觉得害怕,自己仅仅是个海盗头子而已。
“所以,也才有了朕一定要一统海上的决心,海上贸易获利丰厚,每年能得关税数百万上千万两,有了这笔银子,朕才能对付东虏,才能支撑移民。如此说,一官可明白朕的心?”杨改革道。
“臣明白了……”郑芝龙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原来这里面,还有如此之深的原因,怪不得……怪不得……,原来如此,皇帝一直就看中了海上贸易这块丰厚的利润呢,怪不得他那算盘打不响呢,皇帝有如此之大的决心,又怎么会放任自己一边做官府,一边独霸海上贸易?果然,自己只能选一样,而且只能选做官府啊!按照皇帝说的,皇帝收拾海上海盗、夷人的决心,可以和亡国绝种相提并论,那幸亏自己是投靠了皇帝,不然,自己也将成为皇帝清扫众多海盗中的一个。
“朕今日跟一官说这些,就是想一官能明白朕的心,能理解朕的难处,能为朕分一些担子……”杨改革道。
“臣,臣不安……,陛下所言之事,实在过于沉重,臣能力微薄,未必有能力完成陛下所交代的事,臣怕臣辜负了陛下的厚望,臣深感惶恐不安……”郑芝龙认真的说道。皇帝如此高看他,跟他说如此严峻的事,如此低姿态的跟他剖心的交谈,让郑芝龙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巨大的恐惧,他郑芝龙能和亡国灭种联系在一起吗?皇帝说的是在是太离谱了。
“无妨,此事虽然难,但是,有朕给你指点,有朕给你庇护,你跟着朕走,朕相信,一定是能做到的。一官的能力,朕是相信的,一官也不要妄自菲薄,相信朕,朕的眼光是不会有错的。”杨改革鼓励郑芝龙,自己确实说得有点重了,将挽救亡国灭种的重担加在一个海盗头子身上,这说出去谁信?谁不怕?不过,历史恰恰说明,这个重担确实曾经落在了这个海盗头子以及他儿子身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