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谁把谁蒙在鼓里敲?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六章 谁把谁蒙在鼓里敲? (3 / 4)
        杨改革自然是不会再犯这个错误的,明朝历史上的崇祯不过是一个宅在紫禁城的宅男,可能对北京城之外不太了解,更别说几千里之外的海上了,而杨改革这个宅男则是畅游在互联网上的宅男,其了解的信息量,远不是历史上那个崇祯那样单薄,对待郑芝龙这件事上,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明朝的那些官员想把杨改革像蒙历史上那位崇祯那样蒙在鼓里敲,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几位官员欲言又止,说话躲躲闪闪,云遮雾罩,文华殿里的人,有的听懂了,摇头晃脑的闭目养神;有的莫名其妙,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学的知识有问题,或者是耳朵有问题,一句话怎么就那样难懂呢;有的听明白,正在打算要不要出手推一把。一时间,众臣都在盘算自己的屁股该往那边挪。

        杨改革见这些个恶心的东西表演得差不多了,准备开始表演自己的东西。笑道:“其实,朕的深意,正是为了百姓的福祉。诸位看看,这里有福建巡抚雄文灿上的奏疏,说是要借助郑氏的力量进行移民,据雄文灿说,郑芝龙此前已经招募了数万灾民到大琉球岛去开荒……,朕就想,朕耗费千万两白银从陕西移民,耗费如此之多银两,动用如此之多人力物力,也只敢称移民百万,这已经是耗尽了朕的内帑,耗费了无数的心力,一个小小的郑芝龙却可以在短短几月之间,移民数万灾民出去,所以,朕才对这个郑芝龙如此感兴趣,诸位可明白朕的深意了吗?”

        杨改革笑着把一封奏疏丢了下去,王承恩连忙接过,送给大臣阅读。

        众臣一听皇帝的话,炸开了锅,原来皇帝如此看重郑芝龙,是这个原因,怪不得皇帝对这个郑芝龙如此感兴趣了,原来,这郑芝龙做的事正符皇帝的心意,皇帝耗费千万白银转运百万灾民出去,而这个海盗头子以自己的力量,居然也转运了数万灾民出去,这样看起来,皇帝格外的关照和看重这个郑芝龙,也就丝毫不为过了,

        几个还在以为皇帝是不是要收他们税的大臣更是心惊胆颤,幸亏刚才没把收税的事说出来,否则,怕是不好收尾了,没料到,皇帝是看重了郑芝龙这个地方,怪不得呢,这样一说,事情也就明了了,什么叫龙心大悦?什么叫惺惺相惜?这就是。

        大臣们一边议论纷纷,一边互相传看雄文灿的奏疏,更是不住的点头。怪不得皇帝如此看重这个郑芝龙,甚至不惜许诺林钎两座巨大无比的藏书楼,要知道皇帝可是花了千万两白银去陕西移民的,也不过只敢称移民百万。而那个海盗郑芝龙只凭借自己的力量,就移民数万,那么很显然,皇帝大力的招揽他,怕是要借他的力量移民啊皇帝千万两银子都花了,花点银子修个藏书楼也不算什么。

        谜团解开了,众臣也是眉开眼笑。整个大殿,一团和气。

        “诸位卿家,这里还有毛文龙,山东巡抚,顺天府上的奏疏,说是辽东关外逃出来的灾民太多,有百万之众,过度的聚集在山东,聚集在京畿,也不是个事,也想同陕西一样,进行移民呢,地方上没有如此大的力量,只好把报道朕这里来了,希望朕一视同仁,也为这些百姓找条活路……,朕一心为民,知道此消息,也是彻夜辗转难眠,想不尽的办法,可惜,朕光是转运陕西的灾民,就已经是力有所未逮,更别说山东,京畿等地百万等待移民的百姓,可是,朕身为他们的皇帝,又不能不管,朕发下的宏愿,‘不抛弃,不放弃’是万万不能食言的,所以,这事,朕也是头疼,不过,朕看到福建巡抚雄文灿的奏疏,心头也是一亮,既然这个郑芝龙有移民的本事,那么,朕或许可以借他的力量,为朕那百万灾民找条活路,也不枉朕做一回他们的皇帝……”杨改革一席话,说得众臣是眼泪都下来了,这是多么好的一个皇帝啊为了百姓,为了黎民,居然舍下皇帝的身份,屈尊招待一个海盗头子,不容易啊不容易……

        “陛下朕乃是仁君也……”一个大臣哭哭啼啼的跟皇帝说道。

        “陛下为黎民百姓真是苦煞也……”

        “陛下真乃是仁主也……”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