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关外的风 (5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关外的风 (5 / 5)
        “哦?是这样的吗?”那掌柜的眼神瞟了瞟杨六一行人。

        “呵呵,这位掌柜,是这样的,我们想一人用两杆枪,这样,猎杀人头时候的把握大些,还请贵店通融一下。”杨六说道,他们当年就是玩火枪的,算是玩枪的高手,这次来的人不多,参考了新式大内造的性能之后,决定一人两枪,这样作战的时候,可以省去了灌枪子的麻烦,这样可以做到迅速击杀一批人,然后割了人头就跑。

        “呵呵,兄弟啊不是我们不通融,有路条,有户籍,有当地官府开的凭条执照,才能在我们这里买枪,一人一杆,实名登记,绝不多卖,兄弟如果想多弄几杆,呵呵,说句不好听的话,兄弟如今没什么名气,也没猎到什么人头,如果有名气,能猎到很多人头,别说是人手两杆,即便是其他好东西,我作主卖你一些,也是可以的,可惜,兄弟一没名气,二没人头,难……,要是大家都像你这样,一来就一人买两杆,呵呵,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还怕你们把这枪专卖了呢……这枪如今在草原上,可值钱了……,呵呵,好了,听哥哥一句话,别在这里闹了,还是猎人头要紧,有了人头就好说话……”掌柜的可能经历过很多这样的事,不以为然的说道。

        杨六听了这个掌柜的话,觉得希望没了。

        不过,那掌柜打量了杨六一番,道:“看兄弟这身板,怕也是常年行伍的吧?刚才你说你们都是使枪的老手,莫非是边军?是那个地的?”掌柜来兴趣了,这一行人,个个都长得精壮,和普通人有很大的区别,一看就是常年行伍的,可能还是老兵,所以,也就对杨六这些人有了兴趣了。

        “这位掌柜,我们都是陕西府谷县过来的,呵呵,确实曾经也是边军,常年行伍,所以,也才敢夸口说对枪熟捻,掌柜大概也听说过,我们那地方今年遭了灾,活不下去,幸亏有圣天子的仁慈,我们才赶上了移民,所以现在也不是军了,本来是要去南方的,都走在路上了,不过听说了圣天子在这关外辽东设下了赏格,要鞑子的人头,所以,想乘着年轻有把力气,看能不能弄两个钱花花。”杨六大致的把他们的来路说了一下,这不算是编造,基本属实。

        “嗯,怪不得呢,看着兄弟这架势,就知道兄弟上过战场,不错,不错,府谷县?陕西府谷县?哦……可是陕西府谷县?史可法史大人那个府谷县?”这个掌柜的好像想起了什么,忽然问到。

        “这位掌柜的,确实,是陕西府谷县,我们那位移民官,确实姓史名可法,不知道掌柜……”杨六奇怪的问到。

        “哦,怪不得,怪不得,伙计,把那户籍路条,凭证执照拿给我瞧瞧……”掌柜没搭理杨六,转而是问伙计要那户籍,要路条,要执照凭条,因为那上面有官府的官印和官员的签名。

        那掌柜的仔细的端详了一会那凭条上的字迹,才笑着道:“果然是史大人,史可法,史宪之,不错,不错,呵呵,这位史大人如今可是位红人啊听说,你们那县,所有的官都官升一级,有功名,没官的给官,听说一个姓李的,连个功名都没有的家伙也弄了个官做做,你们那县如今可出名了……”这个掌柜八卦心里爆发,开始挖掘这个当下明朝最热门的八卦。

        杨六震惊了一下,府谷县还有这事?然后道:“呵呵,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们出来的早,对这事,还是未曾听闻过,不过,史大人在下倒是认识,有过数面之缘,还交谈过几次,那个姓李,没功名的,大概是李鸿基,那小子长得身强力壮,确实为移民出了不少力,我们都是他接下去的呢……”杨六开始和那个掌柜扯八卦。

        扯了一会,那个掌柜已近完全认同了杨六的身份,羡慕的道:“这位兄弟,看在你们是府谷县出来的份上,看在史大人的份上,哥哥就作主,给你们一些照顾,伙计,给他们卖二十四杆枪,另外,给这位杨兄弟送一把手铳,帐算在我头上,另外,把**给他们准备一批,让人教教他们怎么用……”这位掌柜极其大方的又是送枪,又是送**,之所以如此热情,完全归功于邸报,这些天的邸报,又是夸史可法,又是介绍府谷县,一下子,这府谷县和史可法成了“明星”,这个掌柜看在“明星”的份上,给了杨六诸多优惠,这枪店虽然是个“商店”,可是,也是有背景的,也是要订邸报的。

        杨六惊讶得合不拢嘴,自己出身府谷县还能有这样多的优惠?要知道这样,就该多带点人过来。

        [www.b.m]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