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大战前的准备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章 大战前的准备 (3 / 4)
        “……回陛下,臣明白,陛下是想让臣去通政司,做陛下的喉舌?”樊维城明白过来,皇帝这是要掌握天下的舆论啊这自古至今,舆论就不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向来是掌握在士大夫手中的,如今,皇帝这是要夺舆论权啊皇帝所谋不小啊樊维城猛的觉得,大事降临了,惶惶中带着不安,更是带着祈盼。难怪皇帝说要一个心腹去办这件事,难怪如此,难怪如此啊樊维城紧张起来,两只手不易察觉的轻微颤抖起来。

        “好你能明白就好,朕就是想你去通政司当朕的喉舌,把邸报做好、做强、做大,把向天下人宣讲的喉舌替朕把握好,此事,事关重大,不是心腹,朕是不放心的,所以,才召你来,不知道你有没有信心。”杨改革一直引导着樊维城,让他明白自己的意图,只有这样,日后的工作当中,才会不会因为理解误差而坏事。

        “回禀陛下,臣愿意,陛下如此信得过臣,臣无以回报,唯有一腔热血报君尔。”樊维城很快就想清楚了,立刻答应了,这可是时来运转了,还拒绝就是傻瓜。他也算是一个能折腾的人,当了几年知县,就从地方上跳到了中央,虽然只是一个上林苑典簿,正七品的官,不过,好歹也是一个中央衙门,做几年,跳到中央其他部门,也不算太难,如果是一般人,还折腾不到这里来,然后一封追赃的奏疏,使他变成了“开罚单”的钦差,然后,变成了皇帝的人,进了进士班学习了几个月,出来就变成皇帝的心腹,要去当皇帝的喉舌,这份际遇,不得不说,不是常人能有的,此后的路,可谓是金光大道。

        “好,朕就是怕你不明白朕的意图,如今你明白了,那就好,这种邸报,印刷的机器和工人,朕已经替你准备好了,你只需要负责刊发的内容,那些该发出去,那些不该发出去,这一点,就是你的事了,要学会替朕引导舆论,没有舆论的支持,朕要做事,也是难啊……所以,你的责任重大,一定要替朕掌握好舆论,你可明白?”杨改革不厌其烦的说道着。

        “回陛下,臣明白,一定替陛下管好喉舌,引导好舆论,让天下士人和百姓都理解陛下的苦心,不会让不相干的话影响到陛下的。”樊维城痛快的答应道。

        “好那朕可就把这个任务交付给你了,机器,工人都早已准备好,就只缺一个负责邸报内容的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今有了你,就可以开动了,……如今事情紧急,你今天就组织一些可靠,信得过的人,组成一个专门编辑邸报的班子,开始制作邸报,明天朕就要看到新邸报,……新邸报由你最后负责审稿,在每天的子时之前,就将审核完毕的稿子交到内廷的印刷厂,由他们负责印刷,第二天清早,他们会把邸报派发到各个街坊,交由报童们去卖报,京师之外的,暂时就管不了那样多的,日后有时间再去考虑……”杨改革想办报纸,已经想了很久了,报纸的纸,早已经准备好了,连发行的套路,都准备好了,唯独就是缺一个心腹,能深刻领会自己意图的自己人去办这件事。要不是明天会和群臣们讨论收税的事,大战君臣;要不是这件事的影响太大,会影响到日后的历史走向问题,杨改革一时间,还不会这样快决定让樊维城来负责,自己的“自己人”实在是少了点,以前杨改革本来准备让刘吉善去负责办报纸,相信以他那张嘴,死的能说成活的,办报纸,是最好的,不过,事情总是出现偏差,刘吉善去了关外做联络使,做外交去了,这件事,也就耽误下来了,如今到了紧急关头,杨改革才乱抓差,抓到一个樊维城,在没有让樊维城熟悉业务的情况下,直接上马,好在以前就把前期准备工作早就做好了,只不过因为刘吉善的意外调走而停滞下来,如今,算是再次启动。

        “臣遵命。”樊维城很严肃的回答。

        “嗯,你能明白就好,朕给你的时间确实不多,明天早朝上,会有大争论,是关于朕收税的事,事情的复杂程度,恐怕你也知道,……你今日先做一期邸报,熟悉一下情况,明天会有人把朝议上的经过和内容告诉你,朕再告诉你朕的意思,你再根据朕的意思对舆论进行引导,刚开始做,可能会有点麻烦,不过,你放心,朕会支持你的,会为你撑腰的……”杨改革为了明天对付大臣们,也是下了不少心思的。

        樊维城一听说皇帝说到收税,就明白是什么事了,怪不得皇帝说是大争论,这事,确实难,更是麻烦,大家的那点猫腻,谁能不明白?可是都不说破,都把不和民争利顶在脑袋上,皇帝想收税,就是一个字,难与民争利这四个字一出,神挡杀神,佛挡灭佛,皇帝挡了,画个OO诅咒他,让他遗臭万年。

        “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一定为陛下守好舆论这一关,陛下放心。”樊维城答道。

        “你能明白就好,你现在是几品官?”杨改革交代完毕,开始给自己人安插位置,进行奖励了,给自己办事不给个甜头,谁会卖力?

        “回陛下,臣如今在国子监读书,之前的官职是上林苑典簿,正七品【应该是个三把手,前面就左、右监丞,再前面就没了。】,还有一段时间专事罚银一事……”樊维城回答道。

        “好大伴,通政司管理邸报的叫什么?”

        “回陛下,通政司管着邸报的,应该是通政司下面的某个,或者几个经历吧。”王承恩答应道。

        “哦?这个经历是几品官?”这明朝的官也是在是太多了点,大点的官杨改革还能记得,这种太小的官,杨改革连官名还是头一次听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