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借人头,三无三毒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二章 借人头,三无三毒 (2 / 3)
        “陛下,万万不可啊胡延宴为陛下巡守一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不可一怒而要了胡延宴的命啊人死不能复生啊陛下……诚然他胡延宴是犯了大错,对杀官造反知情不报,隐匿拦截真情,可是,陛下,也不该如此草率啊陛下……,三思啊”

        皇帝手中有锦衣卫,有东厂可以执行皇帝的命令,众人一看,皇帝要派自己打手去干这件事了,彻底的着急起来,一旦皇帝的命令发出,离开这个平台,那陕西巡抚的命,算是完了,兔死狐悲,不少人是着急起来,开始全力的为胡延宴开脱,劝说皇帝。

        “陛下,三思……”

        众臣一致的给胡延宴求情,不过此时,杨改革心中只有杀意,要杀一儆百,要杀人立威,要用这个人的人头,告诫如今那些腐朽不堪,尸位素餐的家伙们,要他们知道,敢拿自己的命不当回事的人,自己就要把他的命不当回事。

        “嘿嘿,三思?朕已经很三思了,他胡延宴做下此事的时候,心里可有朕这个皇帝,朕派他是去当巡抚的,巡抚是干什么的?难道就是叫他隐匿实情的吗?难道就是叫他知情不报的吗?难道就是叫他欺君的吗?此人不死,则我朝国法尽废。”杨改革继续微笑着说道。

        “陛下,三思啊如此草率,不是明君所为,陛下,即便是胡延宴犯了天大的事,也该押解进京,交由有司定罪,然后发落啊陛下,不可如此莽撞啊轻易要了胡延宴的命,这才是不顾国法。”

        “嘿嘿嘿,现在跟朕说国法了?他欺君罔上该是什么罪?那被杀死的知县王斗耀的命,都能被他漂没了,你们还跟他说情?嘿嘿嘿……,幸好此僚还只是一个陕西巡抚,要是当了尚书,成了大学士,你们的命,怕都要被他漂没啊嘿嘿……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朕全力赈灾,不惜耗费千万两白银,为的是什么?陕西那地方如今已经是一锅沸油了,可是他胡延宴却还在油锅上点一团火,一旦陕西的民变成了燎原之势,这得死伤多少百姓?朕耗费千万两白银去赈灾岂不是一个笑话?这不是要朕的命是什么?难道朕那千万两白银去赈灾,就是为了好玩,好看吗?此僚不拿朕的命当回事,不拿同僚的命当回事,更是不拿百姓的命当回事,不杀他,杀谁?他不该死,那朕就该死吗?那他的同僚,你们就该死吗?那朕的百姓,子民,就该死吗?”杨改革冷静的分析事情,心中所想的事,就只有一件,杀死这个人,拿这个人的人头开刀。

        众臣没想到皇帝把事情分析成了这样,一时间,纷纷哑口无言,不知道怎么跟这个胡延宴开脱。三大罪啊上欺君、骗皇帝,中间漂没同僚的命,下更是放任民众造反,一旦民众造反成了燎原之势,这死的老百姓不知道多少。这三条罪一理出来,群臣都是哑口无言了,没想到,这个罪,会这样的严重。

        “大伴,即刻派人,到陕西去,借陕西巡抚胡延宴的人头回来,就说朕要用。”杨改革心中只有杀意,相当冷静的下令杀人。

        “遵命,陛下,奴婢这就去办。”王承恩本来还有一点点的犹豫,好歹也是一省的巡抚,对于杀不杀,王承恩多少还有那么一丁点的犹豫,可是现在,王承恩一点不犹豫了,这个人确实该死。当下就准备去办。

        王承恩答应下来,让刚刚无言以对的众臣,再次惧怕起来,不管怎么说,不管这个人怎么该死,皇帝直接派人去拿他的人头,都实在是骇人听闻了点,要是以后,自己办错了什么事,皇帝也如此对自己,岂不是连个辩驳的机会都没有,众臣也不作多想,又阻拦起来,这阻拦,可不是为了胡延宴,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将来,为了整个官僚团体。

        王承恩正要走出去,亲自去办这件事,没迈几步,就被跪在地上的几名大臣抱住了腿。

        那几个人,一边抱着王承恩的腿不让皇帝的圣旨出平台,一边哭丧着脸求饶道:“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乃明君,怎么今日就如此昏聩了呢?陛下,如此愤怒之下杀朝廷命官,对陛下声望有损,于陛下的名誉无益啊还请陛下三思啊”一个人重臣是哭着跟皇帝求情,这回,是从皇帝的名声的角度去考虑的。

        另外一个道:“对对对,陛下,万万不可在激愤之下杀人啊特别如此草率杀一个朝廷命官,如此,陛下日后必定会后悔的啊对陛下的名誉,没有半点好处,对胡延宴也不公平,陛下,听臣一言,还是不要派人到陕西去取胡延宴的人头,还是派人把胡延宴押解进京,交由有司定罪,如此最妥啊既可以用此事警醒他人,又可以合情合理的定胡延宴的罪,又可显陛下圣明……”这个人也是声泪俱下,说的是“楚楚动人”。

        “陛下,不可发浑啊……”

        杨改革此时的心中,就只有一个杀字,满腔的愤怒、恨意、委屈和惧怕早已化成了杀意。这些大臣根本就不知道明末陕西农民造反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意味着要自己的命。这件事,按照这几个大臣说的去做,可能更好,不过,杨改革心中的那个杀字,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一想到农民造反带来的后果,一想到自己千辛万苦的布局,就要毁在此人手中,一想到自己最后凄惨的结局,砍杀了妻儿,一个人凄惨的吊死在煤山,杨改革根本就听不进去,人必须要死,只有他死了,杨改革才消得下心头这口恶气。既然是自己过来当皇帝,既然自己知道历史的结局,自己就由不得有些人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