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灾,你就来的更猛一些吧 (3 / 3)
杨改革点点头,孙承宗说得没错,这蒙古右翼诸部,明朝养了多少年了?对大明朝有很深的依赖性,双方也是知根知底,如果贸然把这些蒙古右翼往野猪皮的怀里赶,万一林丹汗如同历史上那般失败,自己岂不是鸡飞蛋打?什么也没捞着?自己的狗跑了,篱笆没了,还把自己的狗送给自己的对手来咬自己?
就在杨改革思考的时候。
方弘瓒见自己好像有了一个插嘴的机会,道:“启禀陛下,臣有一言,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你有什么话?只管说?”杨改革现在还在考虑是不是要和林丹汗继续联合,林丹汗的实力还是有的,自己如果大力的援助财力、物力,让林丹汗和野猪皮死耗,也很符合自己的利益,但是自己就势必也要受到蒙古右翼的反噬,还得打自己养了多年的蒙古右翼,这也是一件麻烦事,难以取舍啊虽然自己原来的战略就有清理蒙古人这一条,但是,招募蒙古皇协军也战略之一,如果和蒙古右翼决裂,招募蒙古皇协军,怕会很困难。
“回禀陛下,依臣得到的消息,如今天灾,不止我朝北方,这草原之上,同样是干旱得不得了,很多地方,草木都枯死了,牧场正在逐渐的缩小,很多部落都填不饱肚子……,臣估计,此次林丹汗忽然击杀蒙古右翼,怕这干旱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不光是为了右翼东部几个部落投靠东虏,臣以为,既然陛下已经收拢了蒙古皇协军第一协,为何不继续收拢呢?想如今草原上,要能有吃的,就会有无数的蒙古部落、勇士到陛下这里吃军粮的……,何惧林丹汗和蒙古右翼之间的恩怨呢?”方弘瓒的消息最灵通,对比了一下帝师孙承宗和兵部尚书的话,再结合自己的情报,于是,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
杨改革也是惊讶的想起来,这天灾,也不是我大明朝一家啊这蒙古也是干旱的不得了,自己怎么把这茬给忘记了?杨改革忽然想起来,按照小冰河的历史轨迹,全球起码还有十几年的气候异常期,这不是说,蒙古的干旱还才刚刚开始?日后,还会有更加多的干旱来临?那岂不是说,只要有粮食,就可以招募到大把的吃不饱肚子的蒙古部落?要是这样,什么选林丹汗还是选蒙古右翼,就根本不用考虑。
杨改革忽然明白过来,自己其实可以不理会林丹汗和蒙古右翼之间的恩怨,投靠野猪皮也好,拉拢林丹汗也好,没有吃的,他们都是一悲剧,在天灾面前,他们其实也很脆弱,野猪皮自己也没多少粮食,更不可能去养活几倍自己人口的蒙古人,所以,自己只要把握住粮食这一把制胜的钥匙,用粮食招募大把的皇协军,用皇协军给自己办事,用皇协军拼消耗,还怕什么林丹汗?至于野猪皮,自己原本的战略就是把他放到关内打,让他首尾难顾,消耗他的实力,这样算起来,这个才最合自己的战略意图。
“方弘瓒,草原上干旱这件事,你怎么不早说?”杨改革想通了,又怪起方弘瓒没提早说了。
方弘瓒觉得委屈,道:“陛下,刚刚臣正准备说来着……结果……”方弘瓒刚才就准备把这个情报说出来的,结果没来得及开口。这事可不怨他,连忙为自己申辩。
“呵呵……,很好,很好,方弘瓒,你的这个消息,很及时,说得也是,我朝干旱没有理由草原上就不干旱,草原上一干旱,啧啧,这下可就有好戏看咯……”杨改革想通了,笑着说道。刚开始是准备招募皇协军,用蒙古人杀蒙古人,清理出投靠野猪皮的部落,第二年死抗野猪皮,不过,现在看来,历史的机遇,还是对明朝很有利的,只看能不能抓住其中的关键,找到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小冰河时期,连续十几年的天灾,没理由只有明朝一家受灾,和明朝一墙之隔的草原上就草水丰盛?要这样,杨改革干脆直接找根绳子吊死算了,老天爷也太不待见自己了。
所以,老天爷对明朝还不是很绝情的,大明,蒙古,东虏这三方,蒙古和东虏这两方是绝对没有多少能力对抗天灾的,天灾来了,他们只能硬挺着,绝没有什么多余的粮食,只有明朝不一样,明朝的疆域广大,南方又没有受灾,可以从南方调集粮食,如此,三家之中,就只有明朝一家有能力在草原干旱了N年之后继续提供粮食,到那时候……嘿嘿,谁手里有粮食,谁就说了算,只怕为了活命,一把米换一个人脑袋的事,也是可以预见的,杨改革美美的想到,解决北方蒙古问题的关键,就是粮食,而这三家,就只有自己有多余的粮食。
杨改革对比了日后的一些资料,发觉,这条路子,应该没走错,历史上,袁崇焕被杀,罪名就有一条,在东虏最困难的时候卖粮食给东虏。如此把诸多历史的碎片一联系起来,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光是今年草原上要干旱,明年,后年干旱来的还要猛烈一些。
得出这个结论,杨改革心中豁然开朗,天灾配合自己原本的战略意图,更加的完善了。
杨改革心中祈祷:天灾,你就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