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崇祯朝第一肥缺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一章 崇祯朝第一肥缺 (2 / 4)
        杨改革点点头,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这移民,显然比任何赈灾办法都要直接和给力,只有把人都迁移出去,这农民造反的事,才有可能彻底的平息下来,否则,这任何赈灾的办法,都是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

        “施爱卿言之有理,确实是这个道理,朕也赞同。”杨改革点头说了施凤来几句好话,同时心中也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这移民计划执行下去,不行也要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

        不过,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见。

        一位大臣站出来,持了不同的意见。

        “启禀陛下,臣有不同的看法,臣虽然也觉得这移民确实是一件好事,能够彻底解决这天灾问题,可是,这耗费白银千万两,对于目前我朝来说,数额实在是太庞大了一些,想我朝远征朝鲜,动用十数万兵马在朝鲜作战,历事数年,耗费也没到千万,已经给朝廷造成了相当的压力了,如今这移民比援朝抗倭一事的费用,更加的庞大,臣怕这对朝政造成的影响,无法估量啊!陛下,此事,还请三思……”这位大臣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这千万两实在是太巨大了,比抗倭援朝这种军国大事还要巨大,花费的银子还要多,这已经不能用朝廷的负担来形容了。

        “嗯,这位卿家所言有理,这移民必定会对我朝有深远的影响,耗费确实是很大,不过,朕不是凑了八百多万两银子了吗?这八百万两银子,都是额外的收入,和原来的收入并没有多大的瓜葛,虽然耗费颇大,但是朕觉得值,嗯,这件事,朕先前已经说过了,暂缓研究,那么,移民这件事,就暂且不考虑了吧,诸位卿家,说说其他的吧。”杨改革是坚定的移民派,绝对不会放弃移民的,一千万两不够,那就二千万两,自己就是站在故宫博物院门口收门票也要把这移民工作干下去,反正一句话,要让这造成明朝灭亡的农民起义彻底的熄火,自己才能过得安生。

        朝臣见皇帝对这件事下了定论,也就不再争论,开始说其他的问题了。

        “启禀陛下,臣十分赞成徐少保的方略,不过,也有一些担心,不知道该说不该说。”又来了一位提意见的。

        “说吧,有什么说什么,不要藏着掖着。”

        “遵命,陛下,臣虽然赞成这诸多方略,可是臣也想问,如此庞大,繁杂的计划,如何执行,谁去执行?这牵涉上千万两银子的使用,如何监管?这个,陛下,可有考虑……”这个大臣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徐光启超级计划的核心问题。谁来负责?

        谁来负责?杨改革也只能仰天长叹,自己这个皇帝,足不出户,最远的只到过北京城的城墙,要让自己来管理这件事,怕自己会非常痛苦,会把这件事搞得一团糟,那谁去管理?

        徐光启?理论上是最好的负责人,也是这个计划的发起人,可是,杨改革却舍不得放这位自己的左膀右臂出去,要是徐光启去忙这件事了,那这朝中的事谁负责?徐光启是自己内政上的帮手,这如果去做移民这件事了,必定会出京,到陕西,南方去,那朝中,谁帮自己?目前自己还没有一个值得敬重和依kao的人。

        孙承宗就更不行,这可是军事方面的帮手,这训练新军目前正在紧要的关头,更不可能跳槽去执行这个超级计划。

        毕自严?这个家伙,自己的很多动作,比如用银票代替银子,比如发行银币,发行纸币,都需要户部的配合,在户部没有一个kao得住的“自己人”,怕做起事来,不顺手,别到时候把自己的敛财路子搞砸了。

        其他的?杨改革不是信不过,就是了解不多,再不就是某些人的“历史成绩”十分的糟糕,杨改革更加的不敢派这样的人去做这件事。

        “这位爱卿,所担心这事,也正是朕担心的事,朕暂时也没有一个确切的人选,这个,以后再论吧,暂且不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