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更纠结的储备银问题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二章 更纠结的储备银问题 (3 / 4)
        “启禀陛下,以前产部印的宝钞,都是从一百文起印的,陛下这从一文钱起印,这”,成本,怕是不菲啊”。

        “这?杨改革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只知道,日后的国家和人民用的都是纸票子,金属硬币小只是作为辅助钱币来使用,至于会不会亏本这个问题,杨改革还真的没考虑过,要是纸币比金属货币还贵,那后世吃饱了撑了,尽发行纸币?犹豫了再三,杨改革还是觉得,这发行纸币从一文钱发行起,应该问题不大,一旦人们都接受这纸币了,形成习惯了,这大额的交易都使用纸币了,自己赚钱的时候就来了,这个,一分钱会不会亏本的问题,就不在杨改革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这个”联觉得,就从一分钱起印吧,这一分钱亏本,这可以从一元钱上面赚回来的,这个”把新钞票稍微印好一点,也让老百姓觉得,这一文钱也有这样大一张纸,也算是物有所值,更能增加这新钞票的可信度,不是吗?”杨改革还是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独断专行,要干,就干彻底一点,要干,就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徐光启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于皇帝这种做法,实在是想不通,要说皇帝是为了敛财,可是,这连一文钱都要用纸币,而且还要把纸币印制得如此精美,怕成本都不止一文钱吧,这纯粹就是亏本的生意啊!还指望着印宝钞,从里面赚一笔钱?这个,都实在是想不通了。

        杨改革则考虑的是日后的国家,那个不是用的纸币?要是用纸币会亏本的话,那日后的那些国家都是白痴么?自己也要跟着日后那些国家的步伐走,想来,是不会错的。

        平台里,沉默了许久。

        几个杨改革信得过的人都在考虑皇帝这样干会有什么得失,而皇帝杨改革则在考虑,自己日后如何如何的用纸到国外去买东西,让自己的货币成为其他国家的储备货币。

        “启禀陛下,臣敢问,这次发行的宝钞新钞票,准备发行多少,有多少储备银?徐光启对于这个问题一直纠结了许久,也问过皇帝几次,不过,皇帝始终没有正面的回答,现在,到了不得不再问清楚的时候了,这个。发行规模和储备银,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坎,如果连这个都没准备好,那还谈什么重发宝钞啊?

        说到储备银,杨改革就更加的纠结了,自己算算自己的内窜还有多少银子,一算,七七八八的,已经没剩下多少了,上次魏案收了一大笔银子之后,内帮里,有五六百万两银子,算得上是家大业大,富有得很,不过,这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点,七七八八,到处一分,就没剩下几个银子了。

        徐光启在下面问完,就盯着皇帝看,只见皇帝的脸,一会红,一会白,就是不愿意说自己的内常里可以拿出多少钱来做宝钞的储备银,这次发行宝钞,皇帝准备一个人干,那就得全部从内帮里掏钱,就别指望户部了,再说了,现在的户部,也没钱呢。

        杨蕊革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一句话:巾。也没有余粮啊!一,一小杨改革是长叹声,众当皇帝目风穷井蛋,说出去,谁信啊?这朗。谁说皇帝富有四海的?坐拥天下的?谁再跟自己说这个”自己就跟他急。杨改革在心中暗骂那些整天把皇帝有多富裕挂在嘴边的人。

        不光是徐光启,其他二人也是长大了嘴巴,吃惊的望着皇帝这个。皇帝,还真的敢承认啊!说话也是吓死人不偿命啊!什么叫皇帝家也没有余粮?那我们这些大臣?情以何堪?情以何堪?

        徐光启的脑袋,已经被皇帝的这句话击昏了,呆呆的问了句:“陛下,前些日子,不是收了几百万两的赎罪银吗?怎么现在没有了?”

        徐光启的性子,实在是直了点,这种话怎么好说出口?那魏案的赎罪银,正经的算起来,也算是皇帝敛财的一个污点了,现在这样问出来。不是让皇帝难堪吗?不过,徐光启却还没发觉自己的话有多么的出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