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产力之门 (3 / 4)
“回禀下,有烧酒。宫中除了烧酒,珍藏了无数的美酒,陛下可是要饮酒?”王承恩莫名其妙不知道这皇帝是想干嘛。刚才还在谈开厂的事。现在又问烧酒。难道要喝酒?这皇帝,向来可是不怎么喜欢喝酒啊!
“不,联是问,你可知道。这烧酒是如何制造的?”杨改革昨天就准备搞一些金手指,给自己赚点钱,自己要跟无数人打仗,这军费。眼看着。还没着落,不得不使用一些金手指。于是,梦回百度,开始搜索穿越众常用的金手指,第一个就是造酒,不过一搜,才知道,这蒸馏酒早就出来了,这蒸馏器,更是出现得早,所以,要想用酿造高度白酒的办法赚钱,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杨改革暗恨那些写穿越就不搞清楚一下,这个金手指早就失效的问题?害得自己这个小白跟着起哄,欺骗了自己的感情。自己还准备用高度白酒赚钱的,现在,想也别想了。不过又一想,这既然有了蒸馏器,有了高度酒,那自己干嘛不直接用?现在正是推广番著,推广玉米的时候,自己完全可以用番薯,玉米来酿酒,这样。可以极大的扩大番著,玉米的种植面积,使这玉米,番著不光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有了经济利益,这种植面积就会大增,这抗灾的能力就会大涨,这个,和先前的计划,出入并不是很大。
于是,杨改革又准备通过用番著,玉米酿酒来赚钱了,顺带支撑自己推广番暮,玉米这类新作物小至于销路?很简单,蒙古人。用蒙古人的马,牲畜,羊毛换番著酒,玉米酒,相信,只要酒的度数够高。这不愁蒙古人不喜欢,自己可以禁止其他粮食作物酿酒,只允许番薯,玉米这类新作物酿酒,想必。这番薯和玉米的推广度,会非常快,自己可以来征收高额的酒税,让这番薯玉米成为酿酒的必须,急的推广番著和玉米,可以在海关那里,征收蒙古人高额的“消费税”
“小”,回陛下,这个”可能得问制作烧酒的工匠了,这个,奴婢也不知道啊”。王承恩莫名其妙的。皇帝怎么就忽然想起酿酒了呢?
看着王承恩一脸迷惑不解的样子,杨改草也只好解释一下,免得自己的这位助手摸不清门。
“大伴,你也知道,联准备推广番著,玉米这类高产,抗旱的新作物,这不给新作物想条出路,谁肯种植新式农作物啊?所以,联想着,如果能用番著,玉米酿酒,这会有很多人去种的
王承恩明白过来了。道:“陛下,这些事,交给奴婢们去办就是了,或是交给徐师傅他们去办就是了,只要陛下下一道旨意,何必自己亲自动手呢?奴婢这就去办”王承恩现在就怕这皇帝又要自己动手搞酿酒装置了。要是这样,这大明朝,又出了一个“工匠”皇帝。这弟弟捡了哥哥的脚,这可不是大明的福分。
杨改革昏头昏脑的,现在还有点迷糊,觉得王承恩说得对,于是道:“嗯。大伴,你说得不错,这样,就叫内官监的人制作一个能把酒和水完全分离的装置吧,用来造出纯酒,明白了吗?”杨改革觉得有道理。这完全可以让别人去搞,自己只要负责出主意,验收结果就是,何必要这样辛苦自己呢?
王承恩懵了,酒和水完全分离的装置?这个,得怎么判断啊?
,奴婢,奴婢”想请问陛下,这如何把酒和水分离啊?。王承恩实在困惑,这个要到底怎么才能把酒和水分离啊?都是水,卞;勺年下去,一劝是水,边是酒。没敌个可能啊…
“这个简单,大伴。你要知道。这烧酒,据说,蒸馏一次,这味道就浓一些。既然如此,那就多蒸馏几次。这不就得到了纯酒了吗?”如何做酒,杨改革多少知道一些。知道这蒸馏的原理。于是,拿来开解王承恩。王承恩半信半解,依然疑毒小不过也不再问了,这问多了,皇帝也烦啊!
只”大伴,这个”你不懂不要紧。跟工匠们说一说,他们自然就明白了。”杨改革见王承恩不是一个搞技术的料。于是,又多了句嘴。
王承恩实在忍不住,又问道:那奴婢想知道,陛下如何判定这酒已经是纯酒了呢?”这个问题,王承恩百思不得其解。皇帝怎么知道这就是纯酒?这酒纯了,又不会写个字在自己的脸上。
这个”到时候会知道的杨改革无语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该怎么回答,自己又没有一个测试酒精纯度的仪器,于是就来了这样一句,说完了,又想起来,中学老师上化学课的时候,说过,这酒精燃烧后是无烟无味的,燃烧的火焰是蓝色的,没有杂质的,这个应该是检验酒精纯度的办法,杨改革无语,都怪自己,中学学的东西忘记了大半。
“奴婢明白了。”王承恩觉得自己问的可真多,把皇帝都问得挺尴尬的,这个”实在是犯了忌讳了。于匙氐下头,不再问什么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