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吏官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吏官 (2 / 3)
        杨改革也傻了,原来这万人就读那是一二十年的积累,自己肯定不能指望自己像开国的时候那样,能大把的批官职赚银子,杨改革心目当中的那个大学城,轰然倒塌了,这大学城,看样子是高不成了。杨改革泪奔,也明白过来,怪不得这成祖朱抹有钱修长城,有钱造郑和舰队下西洋,有钱干各种级工程,原来,这钱全是从国子监这里搞出来的。现在自己想走这条路,是行不通了,这帝国,可是在末世啊!更不能随便的批官帽子。

        “联觉得这个爱卿说得有理,这位爱卿,那依你看,联重开国子监。这人数极限,每年大概是多少?”杨改革沉默了半天,决定务实一点,这每年收一万人的纳贡还是在梦里多想想吧,这还是先把每年一千人的纳贡搞到手再说,也觉得奇怪,今天这些朝臣怎么这样配合自己。整个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说话。基本上没什么人反对的。

        这位刚才提醒皇帝的大臣受宠若惊,得皇帝如此和颜悦色的问话,可是难得,当下就道:“回禀陛下,臣以为,至多可在一千人为限比较好,如果是每年二千人,五年下来,也有万人规模了,规模太大了点,,,每年历事,一二百人较好,再在这些人当中优选入仕,能有一百人,就不错了,这个,已经是极限了,最好是几年之后,待朝廷的岁入丰裕,停掉这例监的捐输,如此,也不会造成这国子监的监生塞滞,如下次,朝廷遇到急难之事,仍可重开例监输捐,而且,臣以为,这些入仕的官职,多给些冷僻的衙门较好,如此,也不会妨碍了科举,不会动摇国本。”这位大臣事事处处都为皇帝着想,把这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考虑得清清楚楚,更是把事情说得明明白白。

        杨改革觉得,这朝堂上。今天这些大臣,怎么都是向着自己说话,什么事都是顺着自己,难道这个是刘吉善的“马仔”?不像啊!这位大臣站的个置比刘吉善靠前多了。明显不会是刘吉善的马仔,刘吉善今天也没出场,这可真的是怪事。

        “嗯,这位爱卿说得极为有理,联觉得,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重开国子监输捐,那就重开国子监吧,这人数,就暂且定在千人吧”杨改革算了下,这个大臣说得在理,这每年一千人,四五年下来。也有五千人了,这五年人的规模。也不小了。每年提供十分之一的人历事,入仕,这样算起来,国子监的吸引力。也不

        其实,这里面还有大学问,只是杨改革不明白而已,这每年一百咋。官的名额,看着挺多了,这也算得上是官僚们和皇帝之间达成的妥协了。其实,这国子监的监生里面,很多本身就是有功名的人,比如这举监,本身就是举人,举人是可以做官的,还有这萌监,那是朝廷官员,勋贵们的后代,必定会做官,这也是要出一定名额的,还有一些比如土官就是少数民族领,世代为官,区别于流官,这个学成之后,也是要回家做官的,还有一些监生,家里本来就是卫所、守备的千户,指挥使之类的武官,这些人,也是可以分到一些名额的,总体说来,其实,真正分给国子监例监的名额,不是很多。大臣们其实不过是偷换概念,偷奸耍滑,哄皇帝而已。杨改革这个皇帝,历史太小白了。被人骗了还帮人数钱。

        杨改革准备就把这个事就给这样定下来,下面却有人站出来。有事要奏了。

        “启禀陛下,臣有一策,不知道该不该说?”这个官站在后面,杨改革一看,这不是刘吉善吗?

        “嗯,刘爱卿说吧,什么事。

        ”杨改革觉得,今天他根本就没挥什么作用,群臣尽“帮。着自己说话,完全没有挥的余地。不知道他现在又有什么高招。

        “回禀陛下,臣以为,既然这朝廷的官职数目有限,拿不出如此多的官职给监生历事,陛下可把各衙门里一部分胥吏的名额,划拨给这国子监的监生,如此,陛下,每年依靠入监输捐的数额,可提高到二三百万两银子,还请陛下定夺。”刘吉善提议之后,就不作声了。

        此话一出,立刻在朝堂之上激起大浪。群再都侧目。

        “启禀陛下,这胥吏向来都不入流,不为官,终身为吏,如果给国子监的监生分配这种职位,恐怕没有人会喜欢这种出路啊!谁会干这种终身为胥吏的差事呢?陛下,臣以为,纯粹多余。”一个大臣出来反对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