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基督的降临(二)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基督的降临(二) (2 / 3)
        “不用说罗马学院,接着说。”杨改革觉得,你罗马学院再牛B,难道我还能派人到哪里去学习不成?说这个纯粹浪费时间。

        “……毕业于罗马学院,1618年,受葡萄牙国王的派遣,启航来到东方……”

        “等等,1618年几月出?什么时候到的中……我朝?在那里靠的岸?”杨改革现,这些传教士当真是很狂热,这从西方来东方,坐船据说需要几年,杨改革现在想知道,具体要多长时间才能到。

        “启禀皇帝陛下,我在1618年的4月16日出,在1619年7月15日到达大明朝,在一个叫澳门的地方靠的岸……”汤若望的记性很好,准确的把出和靠岸的日子说了出来。不过,这说话,始终带着那么一点“洋味”。

        从西方到东方,整整花了一年三个月的时间,这旅途,实在是太遥远了。这些传教士,实在是相当的狂热啊!杨改革稍微计算了一下时间,就得出了这个结论。如果说坐一年多的船到中国来做贸易,寻求利益,还勉强说的过去,人为财死嘛,但是为了传教,居然也冒着生命的危险,花一年多的时间飘洋过海,向从未踏足过的地方传教,这种狂热,这种冲劲,实在是让杨改革感到佩服。而这种冲劲和进取精神,正是每一个国家,民族崛起时候伴随而生的东西。

        这可不是后世坐飞机,十几个小时就到了,这可是坐船,整整航行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啊!万一要回去,还要航行一年零三个月,两三年就这样过去了,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正是黄金的年纪,又有几个三年?这其中的凶险可想而知。但是,就是为了自己的信仰,他们愿意冒这样的险,这群人,人虽然不多,但是,能量,相当的巨大!也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崛起时候的精神面貌。

        再看一看自己这边的宗教。

        道教,整个一个就只能在国内玩一玩的宗教,没有基督徒那样狂热的信仰者,没有基督徒那样敢冒生命危险向外传教的决心和毅力,整个就是一个趴窝的货。

        再看佛教,还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到了中国,也萎了,没有早年那种跋山涉水去传教的狂热和信仰,逐渐的趴窝了。

        在中国,这宗教,没有进取心,相当的不给力啊!

        杨改革在心中得出结论。

        这些宗教和他们各自传教士的表现,可以看成是社会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也可以看成是东西方竞争力的一种表现。明朝本土的宗教表现出来的这些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明朝社会的现状,进取不足,保守有余。

        随着东西方接触的日益频繁,地球逐渐变得通透,再没有高山和大海作为屏蔽,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民族,从此进入一个大的丛林法则时代,地球上,只有一位霸主,再不是以前那种自己过自己的状态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这个大的“丛林”里,始终只有一位是处于食物链的顶端。

        而现在,明朝似乎还朦胧得很,自己,要给明朝敲响警钟了。不进取,就只有落后,世界变成一个大丛林,食物链的顶端,只有一位。

        “……在下于1623年,到达京城。”汤若望将自己的生平,按照皇帝的要求,做了一个简短的介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