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陌生的世界之淫贼 (2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三章陌生的世界之淫贼 (2 / 7)
        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期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而那时雅言是以洛阳雅言为标准。

        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把共同语叫做通语。从秦汉开始,黄河沿岸的中原人陆续向南方迁移,把河洛古语带到南方。

        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后,中原雅音南移。不同的政权都按照其首都的方言为标准音。北方朝代建都各有不同,但是传统上以洛阳话为标准音;南方一般建都在建康(今南京),所以建康话为标准音。

        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命陆法言等编著《切韵》,审定比较经典、纯正的汉语。《切韵》音系为参考洛阳话和建康话为主。

        除了官韵外,在当时南方,经济中心城市扬州的方言——吴语也悄悄地流行开来。隋炀帝也曾经在扬州学习过吴语。扬州话是普遍认为的第一个以城市经济文化优势,自发形成的通用语。

        另外,吴语也是日语吴音的来源。

        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作为唐朝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

        而唐代政治中心长安的方言并没有很高的地位,甚至据说当地皇帝因为说长安方言而被谏臣指为不标准,但是,长安话仍然比较流行。

        长安话是日语汉音的来源。

        宋代在《唐韵》的基础上,制定《广韵》。后来由于《广韵》和当时的语音差别很大,南宋时代的刘渊又著《平水韵》,不过,《平水韵》的影响力未及《广韵》。

        事实上,隋朝地切韵音、唐朝的韵音以及宋朝的广韵音,都属于是洛阳南京综合音系。

        元朝以首都大都话为基础,制定《中原音韵》,并且,中国北方的方言有朝着大都话靠拢的趋势,但也有人表示,元代的标准音是蒙古式汉语,丢失了很多传统汉语的特征。

        明太祖朱元璋误以为宋代的《广韵》是出于江浙一带,于是在即位第八年,命乐韶凤、宋濂参考典籍中的中原音韵和当时的南京话,编著《洪武正韵》作为官方韵书,因此,南京话也是官话的代表之一,不过,《洪武正韵》并未推广开来。

        满清入关后,前期和中期上朝均用满洲话,汉臣必须学习满语,但民间则出现了旗下话、土话、官话三者杂糅的趋势,北京话正是这三者结合的产物,北京话音调高,即受东北话影响,此外很多方言来自东北土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