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国子监巧化风云II (2 / 3)
“秦钟秦鲸卿见过世叔。”旁边那个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却有些怯怯羞羞的女儿之态的少年道。
“嗯。”景恒应道。“兰哥儿,这位是?”
“鲸卿是东府可卿婶子的弟弟,一直仰慕世叔,便跟着我一起来拜访世叔。”
景恒看了一眼,道,“不忙,我先考校你的功课。”
景恒先让贾兰背了一段《论语》,贾兰背的非常出色,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的。景恒满意地点点头,道:“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这句何解?”
“回世叔,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夫子认为,与其选择公候贵族出身的官员,更应该选择出身乡野,学习后的人。”
“意思解释的差不多,那为何夫子要这么认为?”
贾兰想不出来,景恒知道这个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太难了,景恒也不为难他。
道:“兰哥儿,想不出来很正常,你还小。我这么问你是希望,读书,不仅是要背熟,理解表面的意思,还要尝试去思考背后的真意,这样,才是把书读透。夫子这么说的原因是,这些出身于下层的人,虽然面临着困难的生活和艰苦的条件,却能坚持修身养性、学习礼仪,足见其志向远大、情操高洁,有着救世济民的情怀。如果有机会当政,他们必然能够用心实践礼乐、教化民众。出身达官显贵的后进者,由于祖先的庇护,能够轻易取得高官厚禄。因为不经奋斗就可以如愿以偿,他们就没有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或者认真修养品德博取声望的动力。之所以学习礼乐,也往往是处于入仕以后任职和社交的需要。故而,他们对礼乐的了解多半只触及皮毛,缺乏真正的礼乐精神;言谈举止等个人修养,也非出于本心,自然流于肤浅。”
秦钟看着景恒深入浅出的讲解,贾兰一脸受教的表情。想起贾兰在族学考试中,从中下游一举拿下头名。他对经史典义的理解,让族学的贾代儒先生都赞不绝口。自己私下问了一下,得知贾兰每七日就到景恒这,景恒为他答疑解惑,抽查功课。刚刚听了景恒的讲解,比族学的贾代儒先生一味的背诵更能让人懂得书中真意。
考校完贾兰的功课后,景恒这才把注意力转移到秦钟的身上。“不知鲸卿来府,寻我何事?”
秦钟给景恒行了一礼,弯腰递上一封书信,“这封信是我父亲让我转交给世叔的,请世叔过目。”
景恒接过书信,打开看后,发现是国子监祭酒李守正大人写的。信上说,秦钟的父亲秦业是他的好友,之前听闻景恒教导贾兰,成绩斐然,想让景恒也指点一下秦钟。李守正念在秦钟是秦业的独子,故此请景恒看在他的面子上,指点一下秦钟。
景恒读完,对秦钟道:“鲸卿,我收到了李大人的信,李大人对我有恩,我会跟对贾兰一样对你。你也跟贾兰一样,每七日来府上寻我,我考校指点你,一旦我发现你有任何懈怠之意,我便不再管你,可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