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反面教材】...)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7 章(【反面教材】...) (1 / 7)
        文哥儿有点气,可还是耐不住好奇心,又凑过去看他哥给他爹写了啥。

        他虽只跟着王华读了本《大学》,掌握的词汇量却大大增加了,日常信件看起来已经没什么障碍。

        王华觉得信里也没啥特别内容,见文哥儿想看,便把王守仁的家书递给他看,叫他趁这机会温习温习学过的字。

        王守仁主要讲的还是接下来的安排,明朝科举规矩很多,比如乡试跟高考似的,要在户口所在地考。

        要不怎么叫乡试呢。

        更重要的是,想要参加乡试还得是在校学生。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你总要考进其中一个,获取“童生”资格。

        最好的学校自然是国子监,可是国子监名额不好拿。

        刚设立国子监那会,一到七品官手里都有个名额,后来限制渐渐收紧,得是三品官以上的官员子弟才有资格当国子监的“官生”。

        这么苛刻的要求,王华这个翰林修撰手头自然是没名额的。

        所以王守仁得回浙江考乡试。

        王守仁早些年爱玩爱闹,在江西被岳父考校了几回,考得他怀疑人生。他准备在岳父那边多读些书,再回老家争取拿到乡试资格,正式开启自己的科举之路。

        文哥儿没想到明朝也要求就地高考,哦不,就地乡试。要是路途远的,岂不是很难赶上第二年的会试?

        文哥儿把自己的疑惑跟王华讲了。

        王华耐心听完文哥儿比划着讲清楚的问题,点点头说道:“确实挺难,有的人年都没过就要出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