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一代特殊的大学生群体 (1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一代特殊的大学生群体 (1 / 9)
        在1978年的华夏大地上,每一位77级学生,似乎都有一种“知识饥渴症”,都有一种普遍的心理,那就是一定要把十年中失去的时间和知识全都夺回来。

        “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

        成为这个时候燕大校园中最流行的一个标语。

        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每一个人都在争分夺秒,都在跟时间赛跑,拼命弥补着多年来缺失的养分,努力吸取着新时代的每一滴甘露。

        无论是在燕京大学、秦华大学,还是在燕京师范大学、华夏农业大学,以及华夏各地的每一所大学。

        无论是走在路上、在食堂排队买饭、坐公共汽车,还是在广场上、在树林里、在湖边、在山坡上、在草地上,都可以看到一个个拿着单词本默默背诵的学生。

        宿舍里有的学生,大半夜还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背着外语单词。

        有不少学生,连续三个寒暑假都不回家,留在学校刻苦学习。

        这种学习氛围,逼得每一位学生不得不给自己压力,不得不认真努力。

        在每一次大教室上课或者听学术报告和讲座的时候,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抢座位,而且越前排的位置约好。如果迟了一步没有座位,只能站在教室边上或挤在门口,或在教室外的扩音器下听讲。

        每一天吃完晚饭都得提前抢占自习教室的座位,否则在晚自习时间开始的时候,自习教室里就已经座无空席了。

        有时候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恨不得把一个人掰成两半。

        在这种情况下,梁海涛和刘娜两人,只要谁有时间,谁就先占座位,或者两人分别听不同的讲座和报告,为另一个人记录笔记。

        一个人去买晚餐的时候,另一个人就先去抢占自习教室的座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