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劫法场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劫法场 (1 / 4)
        所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春、夏、秋、冬正应了庆、赏、刑、罚。所以古时都是“秋后问斩”,人们相信到了这时,便是天地始肃,杀气已至,可申严百刑,以示此乃顺天行诛。

        当然了,古代砍头选在秋季,除了这些天人感应的学说以外,也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因为公开行刑主要目的还是要起到示警作用,农民在秋冬二季较为空闲,也方便地方官动员民众围观。

        但也有例外存在,比如王诩,他是不可能等到秋天了。按照古人的说法,这位的情况属于“谋反大逆,决不待时。”简单来讲就是,你连死缓都挨不上,直接拉出去毙了才是王道。

        每逢遇到他这样的犯人被处刑,那来围观的人更是众多,老百姓都好奇啊,这敢在皇帝头上动土的恶徒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会不会吃人?有没有三头六臂?按照现代人的逻辑,能干出王诩这种罪行的人,基本得有十英尺高,两吨重,吐火,能吃锤子,被**击中而不倒……

        “刘大人有礼了。”猫爷上前与刘航打着招呼。

        “岂敢岂敢……古大人客气了。”刘航虽是今天的监斩官,但他心里明白,这位金牌大内密探才是抓住王诩的功臣。

        “呵呵……我就是来看看,今日这里的防卫工作如何。”

        “古大人且放宽心,既然知道斩的这人是百花会乱党,我便早有了他们会来劫法场的准备,周围的兵士中其实已隐了不少锦衣卫中调来的高手,再者……我这个武状元,也不是摆着看的。”

        猫爷笑得更得意了:“好,很好,我还有些事情,恕不久留了。”

        “古大人慢走……”

        …………

        午时,头上套着块黑布的王诩被拖了出来,这位**的隆重登场立即掀起了现场的一阵**,围观群众们已经沸腾了起来,仿佛看着一个陌生人的生命在自己眼前结束,会带给他们莫大的乐趣。

        人性中就是有这么可怕的一面,来看砍头的人无非是想听几句类似“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或者“冤枉哇!饶命啊!”这样的哭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