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嘱托后事 (3 / 4)
在将来,纵看历史,你的那些成就,那些进步,对于整个大秦的工学发展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而想要破局,想要让自己不断突破自身限制,就需要改变工学的生存环境。
工学的发展,工学的上限,取决于工学的人员基数。
大秦千人中可出一名合格工匠,而懂其原理者,百人有一,而真正登堂入室、融合贯通者,只有工部的百十人。
大秦的工学,其实就是那百十人在推动,但如果每个工匠都能知其原懂其理,这百十人将扩展为成千上万,如此基数,又会有多少‘李乘风’?你一个李乘风无法突破自我,那十个百个‘李乘风’呢?”
大厅之中,李乘风听的面红耳赤,但听到最后,却也开始向往那种场景,他其实是李泓道的缩影,而李子虚起到了当初苏子的作用。
不说其它几位听得入神,就连李文渊和李泓道也是听地一直点头。
甚至身为帝皇的他们,想的更远,如武国,就是一个武器制造强国,一次类推,除了工学之外,其余各学不也如此?但如何实现呢?
二人再次注视着李子虚。
“我大秦幼学通字、学堂通理、学宫通政,再加上科举之制,让治国之学得以不断进步,从而稳定大秦政局。
工学其实也同样可以如此,建立属于自己学业的学宫,学堂之所学,可加入工学知识,毕竟那么多学子,经过选拔后,不是人人都可入朝为官,大部分人还是进入市井维持生计。
旺财酒楼今后所有收益,我的那一份,可投入百工学宫的建设中,作为交换,如有适合酒楼的新研发,酒楼可先行试用。”
说到这,李子虚转头用迷离的眼神看向李泓道。
李泓道瞬间明白,小儿子只是借用此例向自己说明他的设想,而这种设想,是完全可行的,虽然这中间的发展周期会非常长,但从治学的结果来看,这会不断壮大大秦,让大秦的各行各业,不断获取人才。
李子虚在一国的发展策略上,他其实懂得不多,只是将自身原有的经历认知说出来而已,那就是扩充基层教育的知识面,再形成类似于‘大学’的专业学宫培养人才,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国家的上限,由人才数量决定。
在说完这些后,李子虚迷迷糊糊中,又有了别样的感悟,尤其是这几天子孙三人通过兑换平台,针对‘仙界’实力的分析后,他们得出结论,自己世界的修行远远落后于‘仙界’的同级修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