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入会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八章 入会 (2 / 3)
        李恺没有选择进入学生会既有的部门,他担任的是新成立的外联部部长。外联部现阶段在学生会中还没有崭露头角,不像以后,这个部门会成为学生会“创收”的重要单位。

        校内有黎安若的帮衬,校外有韩泽奇苏博林的照拂,李恺这个新人直接成为学生会中层干部,没有受到丝毫质疑。

        外联部的日常工作,被李恺给分解了,求取赞助的工作内容,全部搁置,因为不需要。李恺上任第一天,就代表京大学生会接受了盛华集团和励肃集团各三十万的捐款,这相当于京大学生会近十年的经费总和,包括学校调拨和校外募集两条来源渠道。

        第一步,李恺用部分捐款购置了一百辆自行车,在校园内设置了自行车租借服务站,美其名曰“共享脚踏车服务”。当然这个服务不是什么电子服务,完全是人工的,而服务人员则都是校内的贫困生。

        自行车的租借使用费并不高,用京大学生证担保,普通脚踏车每小时只需三角钱,还有一款双人的脚踏车,就是洱海环岸旅游的那种情侣自行车,是每小时八角钱,情侣款的很受学生们喜欢。

        这批自行车是从安城自行车厂定制的。安城自行车厂还是当初李焱主持的经贸会引进的外资企业。生产的自行车轻便快捷,其中的双人自行车,每到礼拜天,稍微下手慢一步,根本就租不到。那些小情侣们一租就是一天,俩人前拥后抱的骑到校外出招摇,很是醒目,尤其是自行车前筐上还有京大的喽勾标识,更加抢眼。

        服务站一共有十名工作人员,每名工作人员每周能获得四十块钱的“志愿者生活补助”,而学生会每周能进账上千元。

        其次,外联部成立若干志愿者活动组,兵分两路,一路以外院学生为主,到故宫、颐和园等京都景点负责接待工作,服务对象是外籍游客,志愿者主要从事翻译和导游工作。这项工作由京大学生处负责组织协调,所以报酬里志愿者占四,京大学生会占六。

        另一路则由学生会在校外租赁了一个院落,利用这些民房,开办**,对初高中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当然也要收取合理的费用。比例也是志愿者占四,京大学生会占六。李恺前世就有开学习**的经验,所以组织安排这项工作驾轻就熟,很快就在京都打出了名气。

        此外,学生会还向学校申请了几处闲置的平房,其中两间开设了“京大复印社”,学生会购进两台大型专业复印机,为学生复印笔记和学习资料,收取费用,比照着“共享脚踏车服务”,复印社也是安排了十名学生志愿者,分班儿协作,每周都有补助。王大妮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几间房与京大“乐家家”超市合作,协办了一个小型超市,商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超市的工作人员也由学生会选派。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小的“动作”。

        随着李恺的一系列操作的展开推行,京大学生会的职能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活动越来越频繁,加强学习沟通越来越容易,“参赛补助”也越来越丰厚。十月底京大与成华大学共同参与的两次“竞赛”中,京大的都取得了胜利,一雪前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