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关爱 (4 / 5)
1953年李前进副团级转业回到安城,关系落到安城地区政府办,因为身有残疾,所以安排在档案管理室,后来在他强烈要求下回到了伴山屯工作,当时伴山屯的管理机构叫管理区,李前进任管理区主任,其实就是村长。后来管理区改成农业合作社,李前进成了合作社社长。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村级管理又改为生产大队,因为富阳山周边三个村都是人口稀少,所以合并成立一个生产大队,李前进又成了生产大队的队长。
原来的三个村每村分成两个生产小队,每个小队也就百十来人,赵丰收是五队的小队长。
生产队长不好当,农村里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的事情本来就多,再加上三个村子的融合,麻烦事就更多了。好在李前进能一碗水端平,从不厚此薄彼,对加入的两村村民也是凭着一颗公心,凡事身体力行,所以威望很高,以至于后来生产队解散时,有村民呼吁,如果是李前进当村长,生产队解散了,可以再合并成一个村子。不过政策的实施不能因为几个人的意愿改变,富阳三村的地域面积实在是不小,而且随着发展,每个村的人口也有了大幅增长,都是六七百人的中等村子了。
村民们对李前进的拥戴,最根本的原因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那时候受“**”和公社运动中错误的影响,再加上连续三年的大面积自然灾害,周边的村子都饿死了不少人,而富阳生产队,全队600来人,竟然没有因为饥饿造成一人死亡。
这里面李前进功不可没:顶着公社的压力拒绝虚报产量,给社员们尽可能的保留了口粮;暗地里组织社员进山采摘捕杀,充实粮食,即使富昌村占山面积小而收获少也得到了平均的配额;到地区软磨硬泡求爷爷告奶奶搞来“救济粮”;从安城驻军的老部队那里用山货换来粮食……
听了很长时间的故事,又到晚饭时间了,李恺下厨做了份清蒸带鱼,李前进胃弱,还有胆结石,所以对大油大盐以及刺激的食物接受不了,而鱼肉勉强可以消化,还能补充营养。
李恺细心地把鱼肉剥离好,拌在专属的菜粥里,李前进吃的格外香。
机械厂家属院里,李焱还不知道自己儿子在老家做了一件大事,收拾干净晚饭的残骸,从自己的工具包里掏出一包东西,犹豫再三,还是进了对面的大屋。
躺在床上准备小睡一下的刘凤芝看到李焱进来,有点儿纳闷,因为以前自己夜班时,晚饭后都习惯小睡一会儿,李焱为了不打扰,往往是在小屋里歇一会儿或者出去串门,差不多时间了才来叫自己。
“有事儿?”
“嗯,有点事儿。”李焱扭扭捏捏的说。
“啥事儿,你说。”
“那个……那个……床我弄好了……上下铺……都是好料……特结实。”李焱吞吞吐吐的说。
“我看到了呀,挺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