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千古三问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8章 千古三问 (3 / 4)
        “可以这么说。但是,人的现世,是必须要有其道德的。”孙行宇凝重道。

        “道德?就是老子大圣想说的东西吗?”金猴王无支祁问道。

        “没错,道德二字说来简单。然正如道德经第十四章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人和天地道乃域中四大,四者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正如孔子大圣也曾说过,人能宏道,非道宏人。;老子大圣说,既然我已有了一些认识,行与人道之上,最怕的就是自己自己走错了道。更怕这天下人都走错了道。”

        “而这天下万民恰好就有一个很严重的毛病,那就是:大道甚夷,而民好径。真正的人道是视之不见的,但人们去总喜欢跟风走别人走过的道,简单说就是喜欢跟风随潮流。而很多时候,那这些风气和潮流都是邪道。所以就经常会出现老子大圣所说的情况:‘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意思就是,本来国内朝政腐败,农田荒芜,仓库空虚,大多数人民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但还有少部分人仍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搜刮占有富余的财货,这就些人的行为实际可以称作强盗行为。这就是天下大道崩塌的表现。”

        孙行宇继续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那些所谓高高在上的贵人,其实,不过是把大多数寻常百姓当做圈养的刍狗,随时宰杀,而获得更多权力和财富。而平常人呢,还日思夜想,如何获得那同样的高贵。”

        “岂不知道德经第三十九章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意思是:往昔那些曾得到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