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1章 现代化(一) (3 / 4)
大事就这么多,与何锐谈完后,吴有平就告辞了。回到家,吴有平没回屋,而是在家前面的绿化带旁抽起了烟。之前同志们都认为中国统一了,经济就能够快速发展,尤其是快速完成工业化。现实中,比起满清与北洋,中国的工业发展的确非常快。但是,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与中央的发展非常有差距。很多中国地区不仅缺乏发展工业的条件,连发展农业的条件都不具备。于是,这些领域只是通过土改解决了土地问题,人民不容易饿死了。除此之外,与之前的满清时代没多大变化。
最初,何锐对同志们讲述过,这是因为靠国内积累进入工业化时代需要很长时间积累起人民的消费能力。吴有平能理解,却不是完全信服。毕竟东北的成功太惊人了,那简直是立竿见影的变化。
真的当了4年的总理,吴有平才知道何锐没开玩笑。所以中法经济合作协议签署完毕,吴有平的确惊喜,但是更多的感受却是一块石头落地,整个人轻松下来。亲自经历过内心的波动,吴有平发现领袖的工作就是能给大家开路,还要能给大家兜底。所以当何锐明确的表示,他也只是一条路向前冲,走到哪里算哪里,吴有平才有些失落。
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吴有平拍了拍自己的脸,告诉自己,既然何锐已经开辟出了道路,所以自己更需要努力。突然间,一个念头冒了出来,让吴有平有些战栗。想了想,吴有平直接奔家里而去。
又过了十几分钟,吴有平再次出现在何锐面前,此时何锐正在吃着一碗粥。吴有平立刻问道:“主席,之前我们的工业化的效率其实很低。”
“没错。”何锐立刻答道。
“更多的卷入社会生产与工业化的关系有限。”
“对。”
“中国的古代经济学,已经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并且孕育出了真正的文明。”
“是的。”
听到这里,吴有平只觉得困惑自己很长时间的几件事都得到了解答,只觉得念头通达,浑身轻松。
何锐看着吴有平喜不自胜又有些遗憾感慨的神色,觉得自己的持久教育终于得到了成果,博士生终于拥有了博士生导师能力。心中又是欢喜,又是轻松。便忍不住给吴有平再夯实点思路。
“中国古代经济学建立在农业生产之上,一个社会能够让所有人都很难饿死,社会管理能到县以下,该收的税都能收上来,国家财政平衡,特权阶层非常小,政府人才水平高,人才供应充足,对外战争都能打赢,对国家经济影响不大,那就是盛世。在盛世基础上,每家每户每年还能提供两个劳动力服徭役,政府还能拿出明确的政策与执行力,那就是治世。”
吴有平虽然是总理,但是他作为文明党的党员,对于‘文明’,以及中国华文明的自信的课题,依旧感觉自己还是搞不明白。此时听何锐这么讲,吴有平只觉得这些知识完全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之内,便点头称是。
“所以,农业社会会认为,天下财富又定数。而且这个总结的确没问题,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之下,财富增长太慢,上限又很低。所以中国历朝历代的最后阶段,都进入了一个内部的存量竞争阶段。会爆发十分残酷的内部斗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