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出访欧洲(三)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8章 出访欧洲(三) (2 / 4)
        莫洛托夫虽然看了看斯大林的背影,却还是将文件念完。这是一份公开的协议,无需打听,直接就能通过媒体获得。因为法国政府将协议内容在费加罗报等法国报刊上发表出来了。

        等莫洛托夫念完,托洛茨基已经激动的站起身说道:“同志们,从这份协议来看,何锐政权明显已经选择了世界经济分工的思路!”

        大部分委员都没吭声。莫洛托夫则不快的看着托洛茨基,希望这家伙就别借机给自己贴金了。1926年春夏之际,托洛茨基与季诺维也夫等人结成新的反斯派联盟,即所谓“托季反党联盟”。他们挑起了关于一国能否建成**问题的辩论。他们提出的《世界分工论》、《超工业化计划》等理论和做法,在全党对未来一片乐观的情况下,理所当然地受到全党的谴责和否定。托季联盟的活动遭到沉重打击以后,暂时有所收敛。

        莫洛托夫在与何锐一起前来莫斯科的路上,很认真的向何锐请教过中国经济思路。加上莫洛托夫对中国政策文件的研究,他确信中国经济建设思路与托洛茨基的那套根本不是同一种东西。

        中国经济政策思路,与斯大林的思路是同一种内核。斯大林与何锐无疑都认为,革命与**之间的力量对比,决定了两方谁能够成为主导。为了获得主导能力,必须建设国内的工业体系,以及与之匹配的政治经济制度。这种说法在苏联被称为‘一国**’。在中国,则被更简单的称为‘现代化’。

        这两者的都是以增加实力核心目的,而托洛茨基的思路是以‘革命胜利’为目的。莫洛托夫觉得何锐与斯大林的对谈中对社会民主党的嘲讽,其实也可以套在托洛茨基身上。‘在空想**与空想资本主义的两个极端之间反复横跳’。

        所以莫洛托夫索性不去搭理托洛茨基,而是思考起中法合作可能造成的影响。莫洛托夫觉得,可以把英国的反应当作判断的重要依据。英法两国距离近,又是相同的资本主义制度。想来英国对中法合作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1月24日,英国报纸报道了法国法郎汇率上涨,以及法兰西银行股票大涨拉动了法国股市上涨的消息。

        对于英国来说,法国是如此接近,两国距离最近的国土,在天气良好的时候就能隔海看到。英国投机家们看到《中法经济合作协议》中关于‘中国政府将法郎作为优先使用的币种’后,认为法郎有升值空间。加上现在的法郎十分便宜,他们或者亲自直接操作,或者联系代理商,用英镑兑换一些法郎。

        站点:塔^读,欢迎下载-^

        1月25日,何锐一大早醒来,出门去拿一下报纸,就觉得哪里不太对,可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太对。身穿睡衣,沿着感觉不对的方向踩着铺了地毯而软乎乎的走廊走过去,就见隔了两个房间的会议室的门虚掩,中国政府的部长们已经都在了。

        中法经济合作协议签署并非是法国总统与何锐两个人英雄般的决定与行动,何锐动身出发前往苏联之前,中国部长们就乘坐飞机到了巴黎。围绕合作协议,中法双方与此直接相关的部长以及专家们在巴黎已经开了至少3周的会议。

        如果没有中法部长以及专家们对协议内容做好准备,法国精英也不可能真的理解中国的工业发展计划,更不可能决定投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