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乡村生活(十)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0章 乡村生活(十) (2 / 4)
        但这都是小事,杨向前完全不在意。他继续问道:“镇上有什么能自己干的。”

        “自己能干的,只有种地。还有就是,镇上若是能设一个自行车厂就好了。”

        塔读,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朱仙镇不算远,杨向前一行人到了朱仙镇视察过后,发现当地经济的确很一般。曾经服务运河的商业体系崩溃后,能剩下来的那点人都是服务周边地区。若非土改后农民消费能力提升,想来局面会更糟糕。

        但是朱仙镇距离开封市太近,但凡是有些能力的商家都去了开封乃至于京城,谁也不肯把留在朱仙镇勉强为生。

        之后几天到了开封其他地区,也都是一样的局面。铁路运输已经彻底改变了开封市的经济结构,加上运河中断,开封市区之外的传统经济圈比周口更惨。好歹周口的水运还在进行,开封周围的长途水运已经断绝了。

        开封周围因为曾经兴旺的水运系统聚集的商业地区已经重新变回了真正的乡村,开封地区的人口中的青壮年进入了开封的工业区之后,剩下的都是农民。

        12月初,结束了半个月的实地考察,杨向前回到了开封市,立刻向市委书记和市长做了个报告。听了杨向前‘短期内不用考虑恢复商业’的看法,市委书记与霍钧市长并没有感到讶异。这反应让杨向前确定,这两位早就有同样的判断。

        霍钧市长问道:“杨市长觉得未来方向在哪里?”

        “既然开封市的市区之外暂时没有机会,我认为不能和现在的趋势对抗。开封第一阶段还是得靠农业。”杨向前给出了自己的判断。陈州(周口)的水源比较充足,两季种植推行的很顺利。根据在陈州的经验,杨向前认为此时只能通过加大农业良种推行为主。而且这种良种推行,只能根据开封比较‘多样性’的土地局面,将良种驯化的范围缩小。

        听到这里,霍钧市长神色严肃的与市委书记对视片刻,市委书记叫来秘书,吩咐了两句。而霍钧市长则继续与杨向前就此事继续聊了下去。此时的开封办公地区相当集中,没多久,农业局长任四海推门进来。

        霍钧才停下交谈,让任四海介绍一下农业局的看法。农业局的看法竟然与杨向前非常类似,都是想扩大良种站的数量。按照之前的模式,良种站是一个县一个。而农业局任四海认为,一个乡一个良种站都不算多。根据中国农业模式,之前的良种是每一个村里头谁家的粮食好,村里面都用那一户的粮食做种子。现在让一个县都种同一种种子,并不合适现阶段的局面。

        现在的粮食种子培育方式与之前的种子也不一样,一个镇,一个乡使用某一种种子才是比较适合的模式。

        杨向前在陈州这个农业大市干过,听说过‘驯化’这个词。所谓的驯化,不仅仅是某一种种子是否在各地适合。很大的问题也在于通过种子出芽控制,让同样生长周期的种子能够同时发芽,确保同时收获。这样的话,就可以在平原地区大量使用机械化收割,能够大大提升收割效率。减少风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