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日本の未来(十五)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5章 日本の未来(十五) (2 / 5)
        “差不多吧。先维持半年,看看情况。”何锐答道。

        吴有平考虑了一下,觉得半年时间应该还行。毕竟这笔钱并非送给日本政府,只是暂时允许日本政府欠着。

        颜惠庆此时也明白过来,不禁感叹道:“没想到中日之间竟然会有今天。”

        吴有平看向颜惠庆,不太明白**长具体感叹的是什么。而颜惠庆心中感慨,继续说道:“当年袁世凯真正失败的原因不就是善后大借款补不上财政的窟窿,才不得不签了二十一条么!没想到现在轮到日本向我们中国借钱了!”

        听颜惠庆这番解释,吴有平也很是感慨。高小、中学、大学,吴有平上的都是北洋开办的学校,对北洋自有一份感情。所以吴有平才会投奔何锐这个根正苗红的北洋人物。但二十一条让吴有平对袁世凯彻底绝望。当时吴有平若有机会面见袁世凯,定然要当众怒骂这个卖国贼。

        即便后来在何锐这里接受了教育,明白了袁世凯签署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为了筹集资金统一中国,重建财政税收体系,吴有平依旧不能原谅袁世凯。转眼十二年过去,在完全没有丧权辱国的情况下,吴有平与何锐以及一众同志们建起了一个远超袁世凯以及北洋老家伙们能够想象的新中国。这个新中国击败日本,击败英国,反倒强化了吴有平对袁世凯等人的厌恶。

        感慨中,吴有平突然就有了思路,“主席,日本能够靠国内政治革命,同时恢复对外贸易的方式重建财政么?”

        何锐此时也恢复了平静,率直的给了吴有平答案:“如果日本的革命组织真能掌握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念,我认为他们可以达成重建财政的目标。毕竟,经济发展是一个比较性概念。日本现在的经济太惨了,以政治体制革命推动的改变能够很快看到结果。”

        “经济发展是比较出来的么……”吴有平品味着这句话。因为这不是何锐第一次说这个话,而是很早就向同志们阐述过的话。起点越低,经济发展的效果就越明显。而起点越高,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就越不明显。

        本该是谈论日本经济变化的话题引发了吴有平对于国内经济的感慨。当下中国经济中最大的工作之一是‘大复原’,**最初的想法是让数百万经过部队锤炼教育过的退役官兵到各个地方去。这不仅能补充地方需要的人力,而且这数百万退役官兵本就源自东北军,东北人口中大多数是各地移民。就算去各个偏远地区会引发抱怨,让官兵们回故乡,总是没问题吧。

        然而,走过全国各地,有着丰富见识的官兵们只想回东北,哪怕是回故乡都会引发抱怨。用‘经济发展是一个比较性概念’的概念,还真的能解释这个问题。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东北无疑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工业地区,连上海都没办法与之相比。

        如果论天气与自然环境,东北的确不如上海与江浙地区。但是工业地区有着完备的社会体系与基础建设。虽然东北地区为了保证每年自来水管道不冻结,市政供水部门都要花费非常大的力气,但好歹东北地区有自己的上下水系统。吴有平到过江浙地区,他亲眼见过风景秀丽的苏杭等地,居民会在同一条河里打水做饭以及冲刷马桶。

        不得不说,看到这些的吴有平真的被恶心到了。从此,对于工业地区与非工业地区的区别有了深入灵魂的理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