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顺流而下(九)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9章 顺流而下(九) (2 / 5)
        何锐尼酱代表的是有着4.8亿人口的**,代表着人数或许达到了300万的民国国防军,代表着能够生产大炮、飞机、火车、汽车,每年粮食产量超过3000亿斤的工农业实力。

        想管理这样的国家,单纯的亲切不仅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身处这个位置的人,即便是他本人依旧有人性,但是周围的环境也会逼着他放弃人性。这就是世界的现实。

        所以光子看到整齐的战俘营,难免有些有些讶异。这里的确有木栅栏,有铁丝网,有荷枪实弹的军人,也有穿着特别标志的‘日本战俘**’,还有大狼狗与其他看着很凶恶的存在,但是这里的秩序远比光子想的要好。

        随着参观采访的展开,光子发现这些战俘营在某种意义上比现在的日本社会情况都要好很多。

        光是以俘虏中数量不多的女性为例,日本女人不裹脚,在生活中素来要承担相当的劳动。在何锐政府的‘女性能顶半边天’的理念下,日本女性被组织起来,以集体劳动的方式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工作。

        炊事部门、护士部门、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制衣、洗衣、邮局,理发、甚至是剧团。被俘的日本女性们从事着多姿多彩的工作。有了这些部门的支持,战俘营更像是一个社会,而不是残酷而凶恶的痛苦之地。

        劳动营内分为体力劳动与手工劳动两种。健康的日本男性则参加开荒,土地整理等工作。1万没有劳动能力的日本人都是重度残废的军人,以及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婴儿与儿童。他们在战俘营内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得知战俘营对战俘们进行教育,不仅是光子惊愕了,那些红十字会的成员也都颇为愕然。不过对于战俘管理部门来说,这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收益巨大的。

        如果把战俘看做劳动力,只要能良好运营,19万人是可以创造出非常大的收益。就如开荒的那批日本人,注意他们的健康,合理使用他们的体力,他们的确非常高效的开垦了许多土地,东北以及内外蒙地区的农业部门对这些劳动营的日本劳力评价很高。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哪怕是受伤后有些残疾的日本军人,把他们组织起来在战俘营工厂里与接受了培训的女性一起参与手工业生产,扬长避短的话,残疾军人同样是很好的劳动力。

        尤其是战俘营里给劳动支付报酬,就让这里的秩序变得非常好。一些战俘甚至会把收入寄回给在日本的家,反过来贴补在日本因为失业而陷入困苦的家人。

        在战俘管理营看来,这些都不重要,甚至是有益的。因为劳动而产生的秩序大大降低了管理战俘营的压力与强度,近二十万劳动力有了钱之后就会消费,他们一边生产,一边消费,也活跃了中国经济。

        光子在政治上已经师从平丰盛教授,完全能理解这样安排的内在逻辑。但是国际红十字会成员哪里懂这些,如果他们能够懂得这些,又怎么可能在红十字会这种地方工作。所以国际红十字会成员们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看到的现实,连怎么写报告的思路都暂时找不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