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战前一年倒计时(十二)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 战前一年倒计时(十二) (5 / 6)
        张同志坦率承认自己家里没钱,所以没办法去留学。是日本有钱阶层才能如此坦率说出的话。西园寺就和张同志聊起了她的家庭。

        “我家原本在四平,我父亲是个拉货的。只是他会点拳脚,做事仗义,愿意为穷苦的街坊出面。何主席到了四平之后,招收公务人员。那时候何主席初来乍到,靠的是乡亲们的推荐。我父亲就先到税务局当了临时税务员,之后他又分配到了警察局工作……”

        西园寺公爵听着张同志讲述着她家的历史,这是一个完全依靠文明党而起家的草莽经历。其中张同志的父亲也曾经因为东北政府大量的教育要求而感受到沉重的压力。不过张同志的父亲顶住了压力,白天工作,晚上上学,完成了需要的中学学历。

        在这个过程中,张同志很自然的跟着读书的父亲一起读书。在她看来,父亲在家里都要捧着书本看,那么看书一定是有着必须读的价值。就这样,父女两人就捧着书本看。当张同志淘气的时候,她父亲就会呵斥她,有时候还会作势要揍她。却从来没有真的打过。

        西园寺公爵并没有因此而小看张同志。这过程让西园寺公爵想起,他也曾经大力推动教育,希望所有的日本有志之士成为掌握先进知识的栋梁之材。

        何锐在东北推动的社会建设,某种意义上与日本曾经走过的道路别无二致。有了受过教育的人才,自然能够支撑起有为的政府。

        张同志的家庭无疑是这样的代表之一。这个家庭又出身草莽,父亲懂点拳脚,更是日本草莽崛起的代表人物。

        明治三年(1870年)4月,西园寺公望在长崎就学,学习法语。明治四年(1871年)1月,从横滨出发,赴法国留学。

        西园寺公望抵达巴黎后,正赶上普法战争时期,巴黎城在普鲁士军队监督之下。明治四年(1871年)3月18日,法国发生了巴黎公社革命,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推翻。西园寺公望目睹现状,亲眼见到统治者的残暴,使他感到,虽然巴黎公社与明治维新有不少差异之处,但也有共同点,那就是巴黎公社成立的基础群众——“第四阶级”,与维新时期长洲人所组织之“奇兵队”有相似之处。

        在法国“,第四阶级”能够建立政府,而日本却建立了商人阶级和后来转变为资本家或政治家的“下级武士”统治的国家。西园寺公望对法国的现实,结合刚参加过的明治维新运动实际对照分析,使他感受到群众力量的威力。这成为了西园寺公望自由民权思想的来源之一

        何锐在东北的建设,在西园寺看来,更是用民权的社会制度完全替代了之前中国的所有旧制度。虽然东北人民并没有理解到他们到底得到了何种程度的解放,可东北人民无疑被解放了。

        看了看在旁边,只敢小心的就一些问题进行采访,内心深处的欢喜与好奇其实无法隐藏的《朝日新闻》女记者森田光子。西园寺更感觉到东北政府与日本政府的差距。

        在日本,哪怕是上层的女性,得到了这么多大人物的帮助,也不过是走到了一个女记者的位置上。而这个位置大概也就是森田光子的极限了。也很可能是日本上层社会女性们的极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