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海参崴人道主义行动(五) (6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5章 海参崴人道主义行动(五) (6 / 6)
        总之,好处远远大于坏处。

        写完了信,何锐洗漱一下,立刻睡觉。第二天醒来,负责转移难民的胡秀山就前来报告准备情况。

        海参崴是一个很糟糕的港口,不过还能走陆路。白俄们若是肯交出武器,打散后进入东北,何锐也准备认了。救助的努力归努力,真的能救几个人,这就是天知道的事情。

        便是如此,胡秀山的计划书依旧令何锐十分欣赏。若是论具体谋划与执行,胡秀山的水平连东北军司令徐乘风都比不上。参谋长程若凡的聪明倒是能和胡秀山比较一下,但是论稳定度,至少到现在还看不出程若凡有超出胡秀山的迹象。

        若是让三人各率领十万人,胡秀山赢定了。带兵五十万,胡秀山赢面比较大。但是百万大军,胡秀山过于专精的能力反倒降低了他的赢面。

        当然,这是何锐凭借自己的见识做出的直觉判断,毕竟当下还没实践机会。何锐只是有些遗憾,若是胡秀山的视野与兴趣范围更宽广些,或许就会更好。

        看完了计划,何锐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于是问起胡秀山关于对日作战的准备工作。

        胡秀山是极少数明确知道对日作战计划的高级军官,甚至能知道何锐希望最晚在1923年初就动手的核心人员。

        听了何锐的询问,胡秀山用他沉稳平和的语气不急不缓的说道:“主席,在班排级对抗中,我方士兵已经提出了一些对现在武器的需求。”

        何锐心中大感欢喜。以八路军**的发展轨迹,那是有什么用什么。但是以德国军队的经验,则是各种针对对抗性演习中,部队提出了对武器的要求。然后由军需部门经过总结,拿出这些武器的需求,交给军事装备研发部门进行研发设计,再向工业企业招标,完成样品交给军队试验。

        这才是现代化军队的建设流程。八路军和**初期没有这样的条件,何锐则是从建军开始就考虑完成这样的流程,来建设一支强悍的人民**。

        “是什么要求?”何锐决定与胡秀山长谈一番。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