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6章 军人们的烦恼(七) (2 / 5)
但这并不能影响整个救助行动的进行,随着记者们一路向白俄们前来的道路进发,采访人员,收集情报。那如潮水般前来的俄国人的惨状令记者们惊愕,那一路上的尸体更是刺激着记者们的心情。
11月10日,当最后一批白俄们得到收容后,11月11日,关于此次行动的总结性报道就在《**》上首先刊登出来。
大概有130万白俄抵达了收容处,而沿途死亡的人数绝不少于10万。虽然刚结束的欧洲大战中,任何一场大规模战役的死亡人数都超过了10万的数字,但是能死到这么多人的战役都被大书特书,这次的死亡数字能与那些战役相提并论,已经是骇人听闻了。
当天下午,**的法国同行《费加罗报》也刊登了自己记者的报道。本着大事小事都得骂英国的传统,法国《费加罗报》标题极为醒目,“堪比英国制造的‘爱尔兰大饥荒’与‘印度大饥荒’的世纪人道主义灾难!”
光看标题的话,读者们很容易认为这场人道主义灾难是大英帝国搞出来的。
外事厅厅长周兴浩是留任的东北旧官僚中的一位。他没有留学经历,作为随员参加过一些与外国的谈判。此时的外事厅接到的电报比前些日子多了几倍,但是周兴浩已经没有之前的忙碌。这些天,他已经与外事厅的党支部一起商议出应对如此多事情的流程。终于让人数并不多的外事厅从无头苍蝇般的窘境中挣脱出来。
周兴浩厅长此时正等着向何锐做汇报,何锐这段时间以来并没有询问过外事厅,在事情已经有了个眉目的现在,就不用说东北政府现有的政策,哪怕是按照满清的官场规矩,也必须赶紧汇报。
回想着自己工作,周兴浩想找出最合适的描述。周兴浩厅长和外事厅同志们商议出来的方案并不复杂,主要把电报分门别类,并且降低关注程度。周兴浩想起那位叫马有明的同志在会议上提出“我们为什么要把外国人发来的消息太当回事?”的问题,大家都惊了。
但最终大家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调低了关注度,外事厅立刻就轻松了许多。
凡是民间发来的电报,就以国家为分类标准存档。各国政府发来的电报,也以国家存档,由专门小组判断其目的。如果是表达善意的,就回个礼貌的电报。如果是外国政府提出要求的,譬如表达想支援金钱,再提交到分析部门进行分析。实际是觉得模棱两可的,才会提交到外事厅。
只要不把外国电报太当回事,事情就变成了工作量,而不会不知所措。
正在思考,周兴浩见何锐的秘书走进等待间,“周厅长,请跟我来。”
何锐只是认真的听了周兴浩的报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周兴浩看事情这样,就取出几份外国报纸的新闻抄稿放到桌上,“主席,这些外国记者的报道里,几乎不提咱们东北军,只看报纸就会以为是那几个记者与少量外国志愿者救助了这上百万的白俄。我们外事厅讨论后,觉得这不妥。”
“那你们准备怎么应对?”何锐笑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