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府试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府试 (1 / 3)
        从次日起,四人开始封闭式冲刺。

        原本陈子昂、陆文与蒋方都觉得这种冲刺没有必要,十年寒窗苦读,哪里少这几日工夫?可是很快,就心中震惊不己。

        毕竟萧业前世钻研了一辈子科举,熟悉其中的套路,又有了萧松给的历年科举大全,更是如虎添翼,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高考前半个月,有一个出题专家组的老师给你做针对性的补课,有没有用?

        虽然萧业无从揣测试题,可是他有破题思路,很多时候,清晰的思路比之程序化的解题方式更加重要。

        萧业采用题海战术,反复轰炸,他选取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经义,一道经义,各自破题,再集中讨论,三日下来,不仅仅是陈子昂、陆文与蒋方都有重见天日之感,就是萧业自己,也颇有进益。

        当然,论起收获之大,实属蒋方。

        受眼界与知识面的限制,蒋方的科举之路在考取童生后已经尽了,这也是多数寒门子弟的悲哀,不是不努力,也不是没有天赋,而是资源不足。

        虽然科举考题出于四书五经,但是各种名家的注解、疏集、归纳、汇总的重要性甚至超出了经文本身,这类似于教师讲义与学生课本的区别。

        以陆文为例,吴郡陆氏始于东吴陆逊,几百年间,诗书传家,积累了丰厚的经义基础,家里的藏书汗牛充栋,而蒋方获得书籍的难度千百倍于陆文,知识面的狭窄是他绕不开的障碍。

        蒋方拿到手的只是学生课本,是基础的部分,而陆文可以看到教师讲义。

        可是萧业给蒋方推开了另一扇门。

        知识面狭窄没关系,我有方法论,有模拟科考三百题,有科举应试详解,统统是针对应试而来!

        “吁~~”

        中场休息时,蒋方软软瘫在椅子上,长吁了口气道:“我不瞒三位,我之所以收那一千两的赃银,也是清楚自己的科举之路到了尽头,又被逼进绝路,索性自暴自弃,拿点实惠罢了,可这三日下来,我倒是有了几分信心,无论中不中,皆拜萧郎之赐也。”

        陆文也点头道:“萧郎破题,巧妙精辟,以点带面,层层推进,构思严密,纵是我陆家数百年诗书传家,也让我获益菲浅,难道萧家出过皇帝真是不一样?”

        萧业笑笑,陆文这样想自然最好,他懒的解释。

        “字据我取回来了,蒋郎请收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