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题中有陷阱 (2 / 4)
这又和前世的考试大差不差,萧业越来越确认,隋文帝杨坚也是个穿越者。
随即他收摄心神,向试卷看去。
试卷分三卷,第一卷是贴义,把经文抠去几字,重新填补,相当于填空题,一共有五十题,出于四书,这没什么技术含量,考的是死记硬背的基本功,很快填写完毕。
卷二是墨义,也就是笔答经义,共有两题。
说句题外话,在地球正史上,唐代的明经科之难赫赫有名,要求每经问义十道,分五疏五注,其中疏与注都是古籍的注释例体,疏又称义疏,是在旧注的基础上考核辩证,注则是注解,自己读书的见解。
而五经,合计问义五十道!
明经科之难,由此可见,短时间内连写五十道疏注,能写的吐血,既便是萧业,让他考明经科也会头皮发麻,在唐朝历史上,能考过明经科的寥寥无几。
反是进士科只考诗赋,逢考应者如云。
当然,童生试的墨义没那么大的难度,不区分注疏之别,仅仅就经文本身作注。
其一出于论语,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主要是教人治国、修身与做人方面的仁德问题,萧业不由心中一动。
他曾对老族长提示过,一旦皇帝驾崩,太后掌权,必推仁政,而历来的时政题,都是对舆论的测试与与应,今年的童生试以仁德出题,是不是代表皇帝晏驾在即,武后即将上位?
不过这种事情不是他能揣测的,他只关心,也许兰陵萧氏江都房真能重见天日了。
接着,萧业又琢磨起了张柬之。
虽然试卷由五人合阅,但张柬之是主考官,自己的文章,最紧要是合乎张柬之的心意,而张柬之困于清贫,公终体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