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 115 章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5章 第 115 章 (2 / 2)
        “秦始皇陵博物馆的人声解说为您继续服务,刚刚我们介绍到了秦始皇和文信侯吕不韦君臣相得,对此后世常有文人写诗作赋纪念。”

        这个时候解说声已经不甘于只展示这些名家手帖了,甚至还负责为他们念出来的。听了几篇花样彩虹屁,他们才成功找到解说跳过的选项,总算是拜托了这份错位的尴尬感。

        真的,想到这些都是在夸吕不韦和秦始皇君臣相得的内容,真是要多出戏有多出戏。还是跳过去吧,太尴尬了,太尴尬了。

        “在学宫的建筑还在修建时,秦始皇有了新的目标。他开始在征集民间名医,并且开放了宫中有关的医学典籍,并且组织御医和民间医生进行技术交流。并且在咸阳城外固定时间开放义诊、整理药材名称效用、绘制药材模样、收集验证确实有效的药方……

        这些举措不仅让秦国在数年后,面对楚越相交之地的血吸虫病时,能处理的相当圆满。还让秦国在数十年后诞生了第一部由国家整理的医药学巨著《百草百方》,规整了当时因为地域不同导致的相同草药名称各异的情况,还收集有不少方子,会根据当时情况标注有已验或者未验。大大推动了当时的医学进展,还为后世的医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秦朝开了一个好头,所以后来的朝代都相当重视医学,每隔个几朝,盛世太平的时候,就会开始整理医方,去芜存菁,改正谬误。当然,这也是因为秦朝皇帝有一整套根据医术而来的保养方式,寿数基本都不错,后世皇帝想活的久一点自然乐意学一学。”

        说着,解说就展示给他们看了一下那一本《百草百方》,真的非常厚,里面的草药也画的非常细致,是那种写实画风。他们感觉对着找的话,他们都可以采的那种详细。

        顺带他们还看到了秦朝皇帝的年级,好家伙,除了少数几个出意外死的,没几个皇帝低于六十,难怪后世皇帝眼红呢。顺带算了一下他们相差的年龄,发现他们长寿带来的好像还有晚婚晚育,就算是长子继位的和他爹的年龄相差也不小啊。如果不是生不出来,大概就是心里有底吧。

        “就算不论那么之后的事情,当时的秦始皇让御医和民间医生们相互交流,还专门派了官学弟子跟前跟后,也允许一些人报名学习。后来这些人有不少都分到各地郡县去办郡县医馆了。

        所以秦朝的时候,对于疫病的反应非常快速,这些郡县医院和郡县医院门每隔一段时间的义诊,不止一次的将大疫在大规模蔓延前就封锁解决了。”

        解说向游客展示了有史书记载的几个例子,从举例开始能看的出这几次疫病表现出的传染性都比较强,一个不好就容易发散出去。但是秦朝的反应也非常快,反正这种时候,医院的汇报甚至都不需要经过当地郡守县令,直传天听。郡县医院之间的人员药材调动也方便,规模小一点都不需要中央调派,大规模也能争取时间。

        “秦始皇在等待学宫建设的时候,除了组织官方与民间的医学交流,还开始收集书籍。这次收集书籍的时间跨度,达到了几十年,史书上认为‘数月不得见未抄录之书,世几无遗漏之册’,由此可见收来的藏书之丰富了。甚至这个举动,还让之前很多地方原本没有著书打算的人都写书参与进来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齐地海生所著的一本《奇海》。

        这本书开头就写明了,这位书生是因为当时他为秦国抄书养家,有了余钱并且看秦国愿意给捐书之人刻碑之后,才兴起的写书打算。这本书,有名就有名在它里面写的好几个岛屿都是切实存在的,后来根据故事里的线索,秦国还派了人上去,还挖出金银了。上面写的奇物有些也是存在的,后来秦始皇在近海游玩的时候还看到过,还夸过这位海生写的栩栩如生。

        不过这位海生应该只是个化名,因为我们在咸阳的捐书碑林中并没有找到这个名字,他又提到自己的名字确实留在碑林了。像是这种纯粹的故事,既不为劝诫君王,也不为告诫世人,在当时不太上档次,可能真是哪位学者化名写的吧。

        后来秦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就坐落在咸阳学宫之中,它里面的藏书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个方式收集而来的。咸阳城内其实有它的分馆,会有学子带着书出来,大概一月一换,负责管理分馆的学子还会在分馆内部面向所有愿意进来的人教学。自认能力不足的会教识字,自觉能力可以的会教文章句读、讲解内容。”

        解说给他们展示的是一副流传到后世的《咸阳学馆教学图》,能看出里面正在教学的学子尚且青涩,但是看向下首的目光却相当平和,甚至已经带上了些为人师长的宽和。下面的学生既有身着朴素、关节粗大,看得出来努力打理过自己,但还是显得有些局促的老农;也有穿着富贵,窗外有仆从看着的小孩儿;更多是穿着一般的普通平民;甚至角落里还有一位高鼻深目、奇装异服的异邦人。

        但是无论他们身份如何,都非常认真的看着为他们授业的老师。求学之心,一眼可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