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章 第 113 章 (1 / 2)
而且最巧妙的是秦始皇将模块搭建起来了,但是却并不会设下太多的进入限制。这样一来,战国时期靠家族教育时这些方法适用,等到后来书籍教育普及后,寒门学子也适用。
“秦始皇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在悼太子还活着的这段时间,他不仅主持了多项工作,还致力于培养人才。这段时间他培养的科研人才,是后来实验部中的中流砥柱,他们各自也有不少研究成果。”
因为重点不是他们,所以这边只简单提了一下。但是三人看着展示出来的这一溜名字和成果,恍惚间觉得他们参观的可能不是一个皇帝的博物馆,而是一个著名教育学家的弟子介绍。
“秦皇室大部分都是天生的政治家,哪怕是名声最好的秦始皇也不例外。这个时期内,他有意无意的拉拢了相当多的势力,还削弱了可能妨碍到他登基的敌方势力。”
这个时候展示的是一些史料中的民谣、史书上记载的关于那些臣子的出生地点和于秦始皇的关系等等。
“因为他所创新改进农具的推广,使秦始皇在当时的民间声望非常高;而让宗室参与进史书的编撰更是给他在秦国宗室里面拉了一波好感,后来秦朝宗室是出了名的安分,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待遇不错,还因为他们终于能插手秦朝的政事了。不必再做和朝政最接近的局外人了。
另一方面,通过民间的口耳相传,秦始皇作为秦国公子仁爱宽厚,礼贤下士的名声也逐渐传到了其他国家。他同归附而来的那些士人交谈之后,大部分都能说服他们进入秦国的朝堂中为秦王效力。这部分进入了朝堂的人不仅冲淡了秦国朝堂上楚系势力的比重,还天生就是秦始皇的支持者。”
说着他们就看到了一张势力分布图。红色的是楚国人或者是由楚国人提拔的别国人,蓝色的是秦国本国人。但就算是将楚人提拔的秦人也算在秦王势力中,他们也看的出来最开始楚国在秦国朝堂上所占的优势惊人。而慢慢的,随着时间推移,能看到蓝色从中层官员开始逐渐向高官蔓延。
“这是历史学家从《秦史》中复原的秦国朝堂势力变化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秦昭襄王是如何一步一步在秦始皇无心的帮助之下从**和舅舅手里收回权利的。实际上根据历史学家们推算,如果不是秦始皇吸引来的其他国家人才,就算是昭襄王想要换上自己的人可能都没有这么多人才可换,毕竟之前他能接触到的人实在不多。而且最后很可能会两败俱伤。”
针对这一点,他们三人都是赞同的,毕竟他们当初看纪录片的时候可是看过的。在没有秦始皇在其中周旋帮助的情况下,无论是昭襄王收回权利的时间,还是为秦国曾立下汗马功劳的穰侯、武安君等人最后的结局都算不上好,最后甚至到了秦王感叹无人可用的地步。
他们一边听着解说,虽然这边对于他们的结局没有多谈,但是话里话外他们都有一个好结果。他们借助解说的虚拟界面查询着他们感兴趣人的结局,不得不说,有秦始皇在其中周旋,他们欣赏的人都有着一个还算不错的结果。
阮娴喜欢、崇拜的是白起,不管怎么说生平未逢一败的将领什么的听起来也太帅了,而且他可是还能在战事之前就预估到胜败的强者啊,就算是认为秦王做错了而抗命的行为也很帅气。
她原来世界的武安君被君主赐死,但是吧这边武安君对于军事的看法不仅一直被秦王所重视,而且还得到了武将最好的结局——善终。
他不仅生前荣光赫赫,甚至他所著的兵书还成为了秦国高等将领必读的书目,没有英雄迟暮,在犯错前,生命就结束了。在声名功绩、帝王信任、军功完美无瑕,甚至都没有受到多久病痛折磨的情况下就寿终正寝。而且在他死后,不仅自己的孙子成了著名的将领,没有堕了他的名声,几十数百年后还有得益于他的兵书,自称为他弟子的优秀将领存在。
作为一个将领,这样的结局可以说是再好不过了吧。生前富贵威名,死后流芳百世,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