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山雨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4章 山雨 (2 / 3)
        豪强有了顾忌,许多事也不敢做的太绝。譬如乡里乡亲实在过不下去的,放放**便罢了,青苗田就不要了。加之粮价稳定,又即将收割。尽管多半人都背负着恐怕终身难以还清的巨债,心里却始终有个指望,不舍得抛家舍业做流民。慢慢的,宁江府境内竟稳定了下来。

        剩下实在没有生计的,彭弘毅启用了最传统的“以工代赈”的法子,用每天半斤米的代价,修缮沟渠、疏通河道,以应对接下来的龙舟水。

        这日,杨景澄又登上了城墙,巡视着城内外的情景。城外稻田连绵,城内商铺林立,终于有了几分往日的风采。为此,杨景澄是略有些得意的。宁江府重建,彭弘毅站在台前,他便隐于幕后。多少顽固傲慢的豪强试图强硬的兼并,被他派出的许平安等人吓了个屁滚尿流。

        原先杨景澄恨极了锦衣卫与东厂这等衙门,认为他们全是皇帝老儿的私心,弄的朝堂乌烟瘴气。不想到了地方,煞神们还有这般用场。丁年贵也是无语了,他们分明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如今竟干起了行侠仗义的勾当。

        不止恐吓豪强,连敲诈勒索一并干的利索。抢来的粮食直接投入市场,钱财则交给刘常春,命他从别处运粮入境。刘常春一人是干不了的,于是他回到武林府,拉了好有十数个相熟的商家,一同去往湖广买粮,顺长江而下,直达宁江府。

        宁江府是小地方,能吃下的粮食不多,且商户们也不愿只往粮价低廉的宁江府销售,大量的粮食涌入周边府县,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最妙的是,他们的船队打的乃杨景澄的旗号,沿途关卡早闻其大名,几乎没有敢收税的。

        几趟运粮跑下来,只把商户们喜了个屁滚尿流,刘常春一时风头无两,在家乡声明愈盛。

        在整个应天四处开花之时,宁江府宛如世外仙境般平静祥和,彭弘毅的大名不意外的被章太后与永和帝等人记在了心里。一同被记住的,自然还有杨景澄。

        有了宁江府在前,被应天流民弄的心力交瘁的朝廷,对其它几个府县越看越不顺眼。去岁洪灾四府,宁江最重。当时交通断绝,整个宁江府几乎被洪水夷为平地。不想今年宁江府率先稳住局面,着实让人意外。

        为人最怕比较,大家伙一块儿烂透根子,谁也别笑话谁。哪知道好端端的灾区里,呼喇巴的冒出了个妖孽。简直气煞人也。其它的府县不敢掠杨景澄之锋芒,被上头训斥时乖乖的装起了孙子,唯独徽州知府章士阁满心的不服。

        被布政使司接连训斥的章士阁,心中恼怒非常。要说他做官的确比不得眼下的彭弘毅,可普天之下的官员们,大抵都是差不离的。宁江是变数,是杨景澄为了造势使的手段,岂可当做官员的考核标准?他们又不打算当太子做皇帝!

        然而此话绝不能说出口。搁在平常,有宗室胆敢以民心造势,那是嫌死的不够快。偏生现如今华阳郡公名震九州,永和帝巴不得有旁人出彩些,好节制华阳之威势。按章士阁对永和帝的了解,此刻只怕还嫌杨景澄名声不够响。因此,往皇权上攻讦是无用的。其余的方面,彭弘毅与杨景澄又确有建树,让章士阁颇有种狗咬刺猬下不了嘴的焦躁。

        事实比章士阁想的更为复杂。自古以来,当官的手段便有高低。相邻的两地有差别乃再寻常不过。休说宁江府也只勉强维持,并不比徽州好多少;即使宁江硬是叫弄得富庶安康,也无人闲来无事拉出来对比。把宁江知府升上去就完了。毕竟普天之下,章士阁方是大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