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买粮(4-24第四更)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6章 买粮(4-24第四更) (2 / 3)
        杨景澄脸红了红,若不是彭弘毅先前的提醒,他哪知道什么穇子不穇子的,能把麦子水稻分清楚就算公子哥儿里的翘楚了。

        青黛赶上来道:“我早起爬上屋顶又看了一回,城里都成那样了,您上哪买的米?”

        杨景澄撇嘴:“左右邻居家不知存了多少米呢!水又没淹上阁楼,他们损失的乃外头仓库里的做生意的粮食,自家阁楼上攒的只怕明年都吃不尽。我同彭知府走了一圈儿,好说歹说才让他们把陈米同穇子、高粱、乃至米糠、以及喂牛马的稻草卖给我。要不是眼下我正忙着没空,看我不收拾他们去!”

        “罢了罢了,本地豪强多少年的顽疾了,世子别同他们置气,不值当。”彭弘毅说毕,忽的站直,而后恭敬的跪下,“下官多谢世子愿出手相助,待灾情过后,下官必领着百姓替您修个长生牌位,保佑您长命百岁、子孙满堂。”

        杨景澄侧身避过彭弘毅的大礼,好笑的道:“喂,这是我们家的天下,你倒谢我来?快请起吧,我们且有的忙呢!”

        原来放晴之后,杨景澄便与彭弘毅二人对着本地富户,挨家挨户的拜访筹粮赈灾。毕竟以朝廷的尿性,等赈灾的粮食抵达时,百姓们只怕早饿死八成了。因此彭弘毅必须率先筹粮。奈何本地富户此番损失亦颇为惨重,一人至多肯出三四百斤粮草,还是带谷壳的那种。宁江府城居民以万计,这点子粮草够干嘛使的?

        最后不得已,杨景澄只好掏钱买。有钱开道,各豪门富户亦不想狠得罪了宗室子弟,才松的口。本地豪富五家,富户二十三家。一齐凑出来仓米一万二千斤、穇子两千多斤、谷糠三万余斤。按本地一向高达每石仓米一两四钱的价格计算,足足需要九千多两的巨款。但他们好歹看在了知府与杨景澄个宗室子弟的份上,给打了个折,仓米只收了七千两,穇子与糠索性白饶。此刻杨景澄家倒霉催的侍卫们,正有一半在看着富户们点粮食,他和彭弘毅则回来接着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家里依旧乱成一团,桌椅板凳正晒在后头,屋里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杨景澄和彭弘毅只得站在廊下说话。彭弘毅掰着指头道:“户籍黄册上记载,宁江府城内有四千多户,合一万五千多人。那么大水少说得淹死上千,且让下游操心他们的尸首去,我们顾不来。然后本地年年水灾,年年逃荒。这会子怕是逃走一半了。算来我们要舍粥的有六千多人。每人一日按二两米算,能撑十天!”

        “且慢!”杨景澄道,“一人一天二两?不饿么?”

        彭弘毅哭笑不得:“一人二两很多了,老百姓家都是喝粥的。再说不是还有糠么?”

        杨景澄噎了噎,二两不够他一顿吃的。深吸一口气,他道:“我们得想法子再弄点粮食来。你的府衙都没了,城里更是一地鸡毛。不收拾好了,百姓如何过冬?难道入了冬,又眼睁睁的看着冻死一批?因此,我想还是老法子,以工代赈!既叫他们多捞口吃的,亦不叫他们闲着以免生事。你觉着呢?”

        彭弘毅叹了口气道:“以工代赈是好,但世子您可想过,工程一动,那可是处处须得监管。咱们就这点子人,累死了也管不住。百姓可怜,却亦可恨。刁民惹起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听的此话,杨景澄陷入了沉思。彭弘毅做了十几年官,经验十分丰富,因此他的话须得听上一听。但以工代赈之所以被人称道,自有其道理。水患不止江南有,黄河亦是年年折腾,不是涝了便是断流导致整个华北旱成一片焦土。因此,必然有两全其美的法子,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